标签 sina 下的文章 - 河马久久
首页
关于
搜 索
1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修改器(支持全版本)
64 阅读
2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主机版内容删减
56 阅读
3
电视剧《火蓝刀锋》剧情介绍以及分集剧情介绍
56 阅读
4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旧主机版将取消单人剧情
52 阅读
5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 1.2 中英文完整硬盘版
52 阅读
默认分类
时间
登录
搜 索
标签搜索
使命
使命召唤
召唤
黑色
武器
海军
僵尸
火蓝刀锋
现代战争
行动
游戏
角色
使命召唤12
动视
肥皂
小鱼
战争
射击
电视
电影
木棠
累计撰写
66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8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默认分类
时间
页面
关于
用户登录
登录
找到
4
篇与
sina
相关的结果
2024-05-11
最具特色 《使命召唤12》IGN高分详评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专区 交替的历史时间线和疯狂的武器,由Treyarch制作的《使命召唤》在系列作品里一直是个另类。在单人战役中用纳米虫干掉了成群的敌人之后,我可以很高兴地讲,《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不仅延续了它的制作传统,而且拥抱科幻要素的程度比以往更好。不过《使命召唤 黑色行动3》中最突出的还不仅仅是它的背景基调,而是COD系列傲居群雄的多人模式,即使到了今天依然值得让粉丝们买单。特别是新引入的专家系统使得每个玩家的地位都变得举足轻重,同样,四人合作模式和对单人及僵尸模式的改进使得本作的游戏性达到了“黑色行动”的巅峰。 头脑游戏 六个小时的单人流程背景设定在不远的未来,就像其它科幻类作品一样有着自己设定的一套科技机制来衬托剧情。《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的话题是“脑机神经界面(Direct Neural Interface)”,简称DNI,这种普遍存在的东西让你可以在精神上直接和计算机、武器甚至是人类互动交流。新技能的引入和限制改变了我以往操作《使命召唤》的习惯,比如说,你现在不能捡起敌人掉落的武器,因为它的“注册”对象是某人的大脑——也因此《使命召唤 黑色行动3》选择强化了战斗系统。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 由于剧透问题我不方便多说,总的来讲《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并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让游戏角色有代入感,这很令人失望,究其原因大概是这款作品已经开始探讨一些现实中有趣或者是禁忌的话题:如果人类的思想不再属于他们自己,或者精神医疗的救治并非门当户对,会是一种什么情况?答案是:干掉更多的机器人! 技能很重要 多亏于新技能的引入,用以下的三种方式干掉机器人(或者是人类)变得更加有趣:冲击、炸飞亦或是控制敌人自相残杀。每种技能树都有各自的风格,但如果你使用了一些点数,如添加额外的技能槽,升级了一些武器,那你是没有办法获得三种技能树的全部能力的。通常情况下,一个关卡只能使用一种技能树,所以专精一种树则显得十分有必要,而且这么做还会有些充裕的点数用来升级你的主武器。本次你挑选的武器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它甚至会伴随你整个关卡。 我个人的选择是加强个人及近战技能,这是在过去并不怎么常用的方式。我最常用的是一种武斗类技能,让我可以飞速奔波于战场解决掉相对脆弱的敌人,之后再和难搞的大家伙们周旋;另一个常用的能力是“冲击爆破”,在高处俯冲而下对付成群的敌人相当好用;“启动伪装”也相当有意思,可以让我悄悄地从一个掩体转移到另一个,同时复活队友也轻松了不少。之前我从没有用这种方式来玩过《使命召唤》,这些都是很棒的特性添加。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 如果你和一至三名玩家合作游玩的话,那么这些技能会变得更加实用。以我的情况来讲,我的小伙伴是一名喜欢“爆炸”的家伙——大范围攻击和瘫痪。他大手一挥,送出大批萤火虫群,让好多敌人着火失去战斗能力;当我们急切需要干掉某名特殊的敌人时,他的技能也派上了用场,而且这些虫群可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让我有充分的时间使武斗技能的冷却之后把敌人一波带走。 另一种常用的策略是冲锋到战场的侧面,爬上正常情况下无法到达的高台。很多关卡都有这样的地点设置,于是利用地形、技能和团队合作使得《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的单人战役变得非常爽快。但技能是有冷却时间的,所以在本作中传统的枪支对射并没有过时。不知是游戏的设定有意还是巧合,我发现当我的子弹打光了之后我的技能冷却总是没有完毕,这就迫使我继续用强制战斗,利用掩体,或者在合作伙伴的火力下幸存。《使命召唤 黑色行动3》设定的敌人种类多样,威胁十足,但当我重玩了几个关卡之后我发现它们的作战表现几乎是相同的,所以如果没有试用新技能这个理由的话,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去重玩剧情。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 在游戏的初始阶段,你只能使用一种技能树,随着关卡的进展(到达20级),你可以获得切换技能树的权限,这样就为你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同一场景下,我首次使用的方式是穿梭战场来屠杀敌人,而第二次我则是蹲在掩体之后,骇掉敌方的无人机来将敌人扫荡。这就比以往“用不同的枪,射杀相同的敌人”更有重玩关卡的价值。合理地使用技能在本作新添加的“真实难度”是绝对有必要的,因为敌人一枪就能把你放倒。我目前还没准备好去接受这个挑战,如果你想的话,真实难度会让你痛并快乐着。 取舍和创新 我一开始觉得失望而且不解为什么多人模式下“移动中射击”的技能在单人模式中被锁定无法使用,但当我仔细研究了下,我发现实际上他们坐落在某些可以解锁的技能树里。一方面讲,Treyarch给我了我们选择,可以用传统的《使命召唤》方式而不使用新添加的行动机制,游戏里甚至还可以让你解锁“捡起敌人武器”的技能。另一方面,在我整个的单人流程里,我实在是太怀念“二段跳”了。 在多人模式里,每名玩家都会默认有助推器背包,但并不占用你的装备槽位——虽很类似但和去年的《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相比还是有足够的区分,学习这种新的移动方式同样是个挑战。新的助推装置使用起来平滑,易于控制,并且提供了相当的精准度。对于追踪敌人、逃离抓捕或是翻越障碍都游刃有余,在墙上奔跑上完全不用犹豫什么时候该像加菲猫那样跳离。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 在这种缺乏掩护的情况下,你确实像个靶子,但不同之处在于你有还击的机会,这就使得快速交火可以在任何时间和角度开展,而且地图的设计留下了足够的道路和捷径供你技能的发挥。复杂的行动如在墙上奔跑,射击敌人,再跳上另一面墙,这种操作很难完美实现,不过《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里提供了四种“美国角斗士”般的课程来测试你的水平而不需要进入多人模式,它同样也记录了你的最佳完成时间,所以这个模式很有必要。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中经典的Perk 10系统回归,虽然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设定,但是它保证你能自由地装备你所需的物件来进入下一场游戏。多人模式里提供了海量的可解锁武器和技能来打造你自己的战斗风格,这种设定很棒,不过对《使命召唤》系列的粉丝来讲这是应该的。最大的改进在于本次玩家不再仅仅是一名平常的士兵,在比赛开始前,你需要选定一名专家,可以是凶残的机器人或者是一名弓兵精英,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专属技能或者武器,在开场前二选其一进入战斗。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 这是Treyarch对《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多人模式做出的最好改进,因为每名专家都各有用处,况且游戏里有九种专家职业,一个队伍几个人选择相同的职业和武器/技能则不大可能。所以不同以往,即使你的水平并不是队伍中最强,但是你的职业也许会决定你是最有用的那个人。如果你选择的专家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透视敌人,你对整个队伍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因为他们都能收到敌人的位置及警告。例如,你选择的是专家Nomad,并且配备了特殊武器Hive,那么你可以设定一些陷阱来使你们队伍布局的薄弱之处变得固若金汤。不过特殊的武器和技能并不是赢得比赛的关键,你的技能条充满却马上被敌人干掉,那就前功尽弃,即使刚复活也不例外。 改进的僵尸模式 全新的僵尸模式名为“邪恶之影”,这是“黑色行动”系列之中的巅峰,它拥有独特的进度系统,并且设定在风格独特的1940年代。“邪恶之影”中的四名黑色人物——魔术师、拳击手、警察和脱衣舞娘,都是骗子和杀人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胡乱地凑到了一起,制作组给他们每个人都做了一部简短的生涯视频,以展现了它们最丑恶的一面,而它们和新的“同伴”之间分享或者保守哪些信息和秘密则很有看头。僵尸模式的规则和以前大同小异,玩家获得金钱来修补防卫道具,升级一些东西在下一局中生存。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 不过,由于新的持久化经验系统和技能系统的存在,你可以在下一局开场前自定义武器和及技能,所以你不大可能会看到每个人都拿着相同的枪到处乱跑。游戏的结束时间直到你撑不住为止,所以在难度逐渐递增的设定下强化你的角色十分重要。僵尸模式的另一大改进是添加了“变身为野兽”的技能。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你甚至可以变化为一头全身是毛、疾如闪电的野兽把僵尸们撕碎,确实无比强力,但是持续时间不长,而且你不能频繁地使用。在“邪恶之影”中最紧张的时刻或许就是团队要快速决定,在眼看要撑不下去的情况下到底要不要使用该项技能。 总结(9.2分) 使命召唤12 IGN评价 从四人合作战役,能力系统,再到充实的僵尸模式,《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充满意义地将COD系列又推进了一步。虽然创新有所不足,但足够回应系列粉丝们的期待,也许这款游戏并不会成为最好的一作《使命召唤》,但却一定是该系列最具特色的一部。 + 新能力系统 + 合作模式 + 海量可解锁物品 + 机动系统平滑 + 僵尸模式完善
2024年05月11日
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4-13
美夫妇直播《使命召唤》 被特警突入家门
《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专区 2014年6月28日,一个月黑风高的日子,一队SWAT特警出现在了Max和Victoria Zeisberg的家中。装备突击步枪和霰弹枪的特警们一脚踹开他们家的大门,怀疑Max谋杀了他的老婆。 玩个《使命召唤》都能被警察突入…… 当然了,咱们可不能恶意诽谤他人。最后的结局仅仅是Zeisberg夫妇被警察推搡了几下。 警方声称,这是一项代价高昂,极其危险的“玩笑”,让一位加拿大少年与其父母共同卷入了这场事件。目前的游戏直播越来越火。在Twitch上随随便便看一眼都能看到正在玩游戏的玩家,任何人都会成为潜在的目标。 事件的起因如下,一位男子在电话中声称自己是Max,并谋杀了自己了老婆,还准备对其他人大杀特杀,为了以防万一,当地警方赶紧出动,前去逮捕嫌疑犯。 参与事件的Gregory Sims中士的报告如下: “我接到911报警电话,有一位男子说自己是Max Ziegler。他说他摄入了大量海洛因,用AR-15自动步枪干掉了他老婆,并扬言要杀了附近的条子们。指挥中心要求他放下武器出来自首,这位“Max Ziegler”却拒绝了。” 不过Max是姓Zeisberg,而非Ziegler,但警方没有放过这条小小的线索,打电话的人还拥有Max和Victoria Zeisberg的住址。种种行为都让警方觉得他就是Max Zeisberg。不过此时,真正的Max Zeisberg正和老婆Victoria大战《使命召唤》呢。他们俩都结婚6年了,并生有3个小孩,家庭幸福美满。《使命召唤》是夫妻俩最爱的游戏之一。当晚,他俩准备在网上直播《使命召唤》网战实况。 毕竟,现在只需在Xbox One 或者 PlayStation 4上轻轻点击一下。就能向全世界开启你的个人直播,十分简便。 之后,事情却变得大不一样了。 晚上11点,夫妇停止游戏直播,准备睡觉,不过观看的玩家们却向他们付款,希望他们能延长直播的时间。正在夫妇犹豫的时候,不断有玩家在恶意诽谤Max夫妇,并打电话威胁他们。有玩家甚至说“我希望你死全家”,夫妇却不以为然,聊天室内的玩家甚至还爆出了夫妇的家庭住址。 就在这时,警察突进夫妇家的大门,Max和Victoria Zeisberg当时就吓尿了,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孩子们也被吓坏了。家门口堆满了警车。一时间热闹非凡。 不过在警察盘问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几日之后,事情才平息下来。警探告诉他们,“不要随便泄露个人信息”。 Max也说到,“他们看到你玩游戏,十分生气,他们不喜欢你玩游戏的方式。所以他们就想打扰你,但他们确实玩过了,我们整家人现在都闷闷不乐”。 目前,夫妇两人又重拾信心,回到游戏直播行列之中。
2024年04月13日
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4-08
《使命召唤》系列10大经典关卡 难忘普莱斯狙击战
自动视于2003年开始制作发行《使命召唤》系列游戏以来,已经有了十多年了。从最初的《COD1》到最新的《COD13》,《使命召唤》系列一直深受全球玩家的喜爱,并已然成为了顶级FPS游戏的标杆。在今年的11月4日,《使命召唤》系列游戏将正式跨入自己的第十三个年头。回首过往,总有一些经典的场景让我们难以忘怀,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使命召唤》系列十大经典关卡。 TOP 10 铁与血Blood & Iron(COD5) 铁马金戈一直都是战争的代名词,提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登场众多坦克大家最先想起来可能是德国的虎式与黑豹。但相比于德国坦克侧重于防护和火力来说,苏联的坦克设计才叫做真正的钢铁洪流。 COD5中的T34-85坦克 在Blood & Iron这一关卡你会操纵一辆T34-85坦克与德军展开殊死搏斗,事实证明在苏军的钢铁洪流冲击一切法西斯的坦克也只能沦为动物的代名词。最后你将掩护苏联红军第三突击军团的步兵抵达火车站,而此时我们的心里清楚,目标只有一个——柏林。 TOP 9 攀岩运动Cliffhanger(COD6) 这次你将扮演141特遣队的小强,和你一同作战的将是麦克塔维什。为了夺回被俄罗斯获取的ACS模块。你们将从悬崖攀登到雪山之上,借助暴风雪掩护潜入机场。虽然在最后关头被俄军发现,不过顺利的逃脱了。 MW2攀岩运动中的麦克塔维什 应当说“攀岩运动”这一关卡是整个《使命召唤6》中气氛营造最成功的,玩家站在悬崖之上,脚下盲肠小道,抬头是立壁千仞低头就是万丈深渊(抢驻新服),当飞机呼啸而过似乎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能完成的任务。当然除了成功的营造了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外,这一关还融入了潜入和爆炸元素,当然最后雪橇追逐戏份也是十分出彩。 TOP8 WMD(COD7) 提起《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想必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身世如迷雾一般的雷泽诺夫和那十分烧脑的剧情设定。如果说MW现代战争系列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现代战争史诗,那么黑色行动系列就是可以说是一本悬疑探案小说。 玩家驾驶的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面对这样一个怪诞不经故事各位玩家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体验。在WMD这一关卡玩家的目标摧毁坐落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实验室并且抓捕斯坦纳,在这个任务中不仅需要你操作处于万米高空的SR-71黑鸟侦察机指引队友前进。 索降破窗而入的瞬间 同时我们在地面的战斗中还能体验到蹦极式的破窗而入,这样一种攻击方式在整个《使命召唤》系列是独一无二的。 跳伞时的自由落体 当然精彩远没有结束,在最后撤退途中还能体验到一次“自由落体”式的跳伞,其实这个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WMD这一关卡凭借这两种独一无二的游戏场景力压MW2中的“攀岩运动”排在了本次TOP10的第八位。 TOP 7 覆灭Downfall(COD5) 如果将MW系列定义为现代战争题材,将BO系列定义为冷战与近未来题材(当然未来与近未来题材里我们还应该囊括Ghost和AW等作品),那么在使命召唤的历史长河之中还有一部分是不应忘记的那就是二战题材。《使命召唤5:战火世界》作为动视从新回归二战题材的唯一一部作品其实一直深受众多二战游戏粉丝的喜爱。在这一部作品中断肢系统的加入使游戏的血腥程度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设定也恰好的营造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与阴暗面,尤其是那在草丛或者树上放冷枪的日军,实在是令人记忆犹新。 国会大厦的主席台 当战争进入到了1945年4月,全世界的目标其实就剩下了一个,这就是象征着轴心最高权力的——德国国会大厦。在牺牲了无数战友的生命之后我们终于进入到了国会大厦的内部,但是守卫这里的德军是不会束手就擒的。 当然这一切抵抗都是强弩之末,最终玩家还是在雷泽诺夫的帮助下把红军的旗帜插在了帝国大厦的楼顶。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算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 TOP 6 禁止俄语 No Russian(COD6) 应当说在很多暴力游戏中,对于平民的暴力元素甚至是杀戮一直是作为一个“乐趣”甚至是“卖点”。但这样一种元素放在《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这样一个价值观十分正派的游戏当中就势必会引起不小的争议。 马卡洛夫“Remember! No Russian” 当一个为了争夺权利和政治利益的将军放弃了节操与一个无恶不作的极端主义者狼狈为奸时,赔上性命的不仅有这一关卡的主角艾伦和机场中的平民。其实还有时候死在美国的俄罗斯士兵和全世界因为战火而失去生命的无辜平民。 被无辜杀戮的平民 其实这是一关纯粹的杀戮,在引发争议的背后其实恰好是编剧的良苦用心。而此时谢菲尔德就已经注定会与马科洛夫一起被吊在绞刑架上。
2024年04月08日
4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30
突突突量大份足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评测
不得不说,游戏系列能够以每年一部的频率,连续推出12年并且享有高度评价,确实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没错,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以下简称“BO3”),可如今就连被很多人视为FPS游戏图腾的COD都有些众口难调:有人喜欢“现代战争”优秀的剧本和代入感;有人喜欢“黑色行动”富有个性的偏执暴力;还有人喜欢回归二战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不管你爱着怎样的COD,作为年货的BO3如约和大家见面了。 写在前面 本文图片来自PS4实机截图 曾几何时,电玩君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COD粉”,从4代初见后的“此生难忘”以来,每作刚发售必定是一口气通关。可最近几年COD似乎更加强调多人联机的部分,以至于在战役剧情方面鲜有突破。BO3也是一样,虽然线上内容做到了史无前例的充实,但战役方面却丢失了“黑色行动”的灵魂,就像一家你吃了十年的面馆突然换了厨师,虽然还是原来的配方,但味道总感觉有些差强人意。 水准之上的画面表现 远景贴图运用大量阴暗处理吗,场景构筑以车辆/建筑/掩体的损毁建模为主 游戏上手的第一感官自然是画面(当然还有音效)。Treyarch组这次在优化上还是下了功夫,电玩君拿到的PS4画面采用了1080p/60fps的设定,但是这个60fps并不是很稳定,在一些非常激烈的战斗场景中,fps会跌至30,所以本作PS4版的帧数波动范围在30-60fps之间。由于没有跌落30的情况,所以画面流畅度还是得到了不错的保障。 注:过场部分为画面30fps,一些大规模破坏场景中,帧数也被锁定在30fps。 武器开火/爆炸的物理效果比较一般 武器建模还是没的说,很出色 贴图细节在保持了COD系列一贯的水准 BO3在战斗场面和镜头表现上依然延续了系列一贯的“电影式”作风,由于战役部分以线性叙述为主,所以在场景构筑上的做法比较讨巧,依然是远景贴图运用了大量阴暗处理,近景则以一些车辆/建筑/掩体等损毁建模为主。另外,武器/人物建模则一直是COD系列的强项,BO3中依然十分出色,但是一些爆炸或武器开火的物理效果就有些一般了。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菜单画面都已经是实时渲染的效果了。 菜单变成了即时演算的画面 高科技的外皮下,无法摆脱编剧上的匮乏(涉及轻微剧透) “脑后插管”无论是游戏还是电影都是潮流,但一味追求真的好吗? 其实早在COD6(现代战争2)结束的时候,动视就已经意识到玩家早晚会厌倦“现代战争”题材,所以才会有Treyarch组打造的“黑色行动”系列,当时独特的偏执黑色阴谋论调,再加上既现实又科幻的风格立刻虏获了大批粉丝,难以理解的“烧脑”剧情也让人津津乐道。COD7/9这两部游戏也让T组彻底摆脱了“只会做二战COD”的尴尬,走出了自己的路线。 只有少数的画面能让老玩家找到“黑色行动”的感觉 可是在COD9、COD11相继用过“近未来战争题材”之后(COD10也是近未来但没有那么夸张),COD12仍然坚持用相同的题材,就算将背景设置在更远的2065年,也不免会让玩家产生疲劳感,并且在BO3中的战役部分除了被称作“黑色行动小队”之外,剧情走向实在跟以往的黑色行动风格差距太大,一些前作中重要人物和事件几乎没被提及(对话中一带而过),转而直接把各种“高科技”装备和专有名词一股脑抛给玩家,接着就是喜闻乐见的突突突。 刑讯逼供,几乎是黑色行动里必定会出现的了 另外,BO3战役部分的节奏把控似乎也有些问题,尤其是前几关D.N.I.(脑部神经界面)部分,每当电玩君肾上腺素提升准备开怼的时候,一个暂停讲解瞬间让我兴致减半。其实我也理解这是制作组意在铺垫小队之间的战友情谊,以及“泰勒”之于主角的导师身份,可拖沓的手法和大场面零散实在是硬伤所在。虽然剧情长度很足,“生物强化+机械改造士兵”的噱头也挺足,但节奏不够紧凑,代入感自然也就差之千里了。 玩家所控制的角色真的就叫“玩家”,这其中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就要靠大家自己理解了 而在音效方面,BO3的表现基本维持在了COD系列的平均水平,战斗桥段依然是系列中惯用的手法:掩护撤离、各种爆炸、火车大战......不同的只是披上了“近未来”的外衣。 电玩君点评:BO3战役的剧情虽然尝试在“近未来”题材上做出突破,想要上升到人类精神思想的高度,却始终找不回“黑色行动”的味道。 玩法扩充——跑酷+花式丧尸围城 虽然剧情的深度上有失“黑色行动”本色,但T组这次在内容玩法上却加入了诸多创新。 战役全部关卡完成后即可解锁“梦魇”模式,大批的丧尸在等着你! 首先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丧尸”,而且是战役部分的丧尸!这个模式被称为”梦魇“,在玩家主线所有任务全部通关之后便可以解锁,算是个彩蛋。 其中战役中的敌人也都变成了大波的丧尸,并且可以支持难度选择,既是对剧情资源的二次利用,又是顺应了时下”丧尸热“的潮流,大大提升玩家的爽快感。 “跑酷”模式分为4张地图 Alpha有点像是《镜之边缘》的风格 还有“跑酷模式”的加入让人眼前一亮,也是玩家休闲娱乐或者磨练技术的场所。该模式下的地图有:Alpha、Sidewinder、Infected、Blackout,每一张地图都有独特的风格,其中Alpha颇具《镜之边缘》的极简风格,玩家需要利用全新的“墙面奔跑”移动方式通过各种障碍以及路径解谜,再加上跑酷过程中掺杂了射击等要求。如果想挑战更短的时间需要下一定的功夫。 战役模式还可以支持1-4人的合作,赶快叫上基友吧 其次,便是最多4人合作战役的加入,D.N.I.小队作战系统几乎就是为该模式量身打造的,可以让基友联机更加有乐趣。而本作的战役场景也刻意做的更加开阔,甚至设置了多条完成任务的路线,比如小队中的两名玩家可以选择正面火力压制,其他两人则可以通过其他路线侧面包抄。这和最近的《光环5》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和前者的“硬科幻”相比,BO3的“近未来”就显得有些小儿科了。 战役部分全新加入的“安全屋”,在这里可以进行各种深度自定义 技能系统,有点天赋树的意思 武器自定义,有没有“网游”即视感?看来一部CODOL还是让动视学到了不少 功勋、挑战、收集战利品、勋章等等要素,增加了反复游玩的动力 甚至可以选择性别 另一创新便是加入“安全屋”的设定,战役中对于角色的自定义和解锁内容全部依托于此。甚至可以选择性别,外貌等等……在一套完整等级系统下,玩家可以逐步解锁武器以及各类附件;另外在D.N.I.方面则对应了一套技能系统——“控制、近战、混乱”,可以应对不同类型的敌人,比如控制系是对抗机械兵种的好帮手,混乱系则可以大范围瘫痪人类单位。 这个小彩蛋,电玩君就卖个关子,大家去游戏里一探究竟吧 顺便一提,在“安全屋”的电脑中有一个小游戏,感觉有点恶搞,却还有点深度,应该也算另外一个彩蛋吧,有兴趣的玩家可以自行尝试一下,依然跟“丧尸”有关哦。 电玩君点评:其实T组这次在BO3战役的玩法和耐玩度上做出了变革,但剧情有失“黑色行动”本色却始终有些别扭。我在直播的时候感觉到:现在就连COD正代的战役都要加入一些“网游元素”来吸引玩家了,这究竟是传统fps游戏的进步还是衰落呢? 一如既往出色的僵尸生存模式以及联机对战 僵尸模式的主角,个个都是“好莱坞明星脸” 先说人气很高的“僵尸模式”吧,算是T组COD系列的招牌了。“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大概是最贴切的形容。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为背景设置地图,并且选用数位“好莱坞明星”作为主角,保持核心玩法不变的前提下,让这个经典得以延续。 无论是内容还是深度,都值得玩家叫上基友体验一番 该模式下还是支持最多4人联网合作,最终目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生存,其中“破门”、购买武器、特殊技能(糖果)、陷阱等机制的应用变得更加讲究,而地图的面积也更加开阔,自然难度也不低。虽然高手仍然能够单人冲击很高的波数,但电玩君只能说多人配合才是这个模式的王道,并且一定要拉几个“基友”才会更加有乐趣。 COD12多人模式 接下来就是“多人模式”了。对于FPS游戏,坊间似乎一直流传着“单人剧情看使命,多人联机找战地”的说法,可现在的COD似乎更着重在多人联机上抢占玩家市场,我们暂且抛开销售策略不谈,来看看BO3的联机素质如何。 Outrider这名弓手是天生的侦查兵 以往的COD联机中,大家玩到最后往往就是用屈指可数的几把强力武器,变化不多。但在BO3中,T组更加希望玩家进行“深度个性定制”,完全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战斗风格,这也就引入了9位“专家角色”,每个人都“术业有专攻”并且拥有独占武器和技能,玩家可以通过升级来逐步解锁全部角色。比如叫做“Outrider”Castillo的美女弓手,就是出色的侦查兵,她其中一个“视觉脉冲”技能可以发射雷达来标记周围的敌人,为队友提供优势。 机器人Reaper的转轮机枪和分身刚正面的能力很强 而另外一个强力角色——战斗机器人“Reaper”略显变态(在早先的开放测试中这个角色几乎是无敌的),虽然正式版中进行了平衡性调整,但是该角色在一些老玩家手中还是如同BUG般的存在,右手加特林的强大火力加上分身的合理运用,绝对堪称“菜鸟收割机”。 专家角色将会朝“深度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 当然战役模式中新的移动方式也都在多人联机中得以保留,墙壁奔跑、滑铲、甚至是推进器背包都将完全改变玩家在对战中的行动习惯以及战术选择。技能则分为“蓝色、绿色、红色”三大类,分别包括了如“快手”、“拾荒者”、“幽灵”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技能。 地图数量方面则确定为12张,分别对应了:各人各伙、统治战场、搜寻破坏、确认击杀、夺旗、抢点、爆破、小队死斗等丰富玩法。而COD系列开创的传统要素也都得以保留,比如举枪瞄准、连杀奖励等等都是熟悉的味道。 总结/购买建议 《使命小召唤12:黑色行动3》作为Treyarch组历时两年的系列正代作品,确实做到了内容和玩法上的“大而全”,给一种“加量不加价”的感觉,尤其是在线上内容更是达到了历史之最(包括战役联机、僵尸、多人对战、跑酷挑战等)。 似乎让人觉得现在玩COD没有两个基友一起,真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但话又说回来,曾经“现代战争”三部曲靠剧情把整个系列推上了巅峰;“黑色行动”前两部也靠剧情成功的走出了另一种风格,对比之下,BO3的战役部分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不过,既然已成定局,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期待明年的年货了吧。 最后关于入手的问题,如果你有几个固定基友可以联机的话,电玩君强烈建议入手本作,因为无论是僵尸还是多人对战真的都非常有意思,周围买来游戏直接无视战役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另外对于那些痴迷于COD的“好莱坞式”剧情的玩家,这次恐怕就要略有失望了,不过好在这次战役部分反复挑战解锁的内容较多,值得一试。
2024年03月30日
4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