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图 下的文章 - 河马久久
首页
关于
搜 索
1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修改器(支持全版本)
64 阅读
2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主机版内容删减
56 阅读
3
电视剧《火蓝刀锋》剧情介绍以及分集剧情介绍
56 阅读
4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旧主机版将取消单人剧情
52 阅读
5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 1.2 中英文完整硬盘版
52 阅读
默认分类
时间
登录
搜 索
标签搜索
使命
使命召唤
召唤
黑色
武器
海军
僵尸
火蓝刀锋
现代战争
行动
游戏
角色
使命召唤12
动视
肥皂
小鱼
战争
射击
电视
电影
木棠
累计撰写
66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8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默认分类
时间
页面
关于
用户登录
登录
找到
13
篇与
地图
相关的结果
2024-03-26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CW》多人模式评测 6 分:系列的一次退步
*本文编译自 IGN US 相关内容。 有时,抽丝剥茧剩下来的也不一定是精华。《黑色行动 CW》的多人模式想要通过褪去之前几代作品华丽的外衣、回归最基本的玩法,来重焕原版《黑色行动》往日的光彩。本作的多人模式玩起来有趣,大部分归功于扎实的枪械手感与扣下扳机便扑面而来的怀旧气息。不过上述因素都没有让现在的多人模式大热,这主要是因为各种游戏模式缺乏内容,并没能达到玩家们的期望。我猜,本作可能太过着重于重现经典,以至于忘了加入更多改进和创新。对比去年《现代战争》的多人模式,这一代有着更长的击杀时间、画面也有所降级,地图设计也更加简化,整体上算是《使命召唤》系列的一次退步。 我在去年的《现代战争》和《战区》一共玩了将近 200 小时,进入《黑色行动 CW》中,玩法改变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枪械手感继承了《使命召唤》系列一贯的质感,枪声听着也很棒。人物的持枪动作也较 Beta 测试有所改进,每件武器都有专属的检视动画。正是这些细节之处让《使命召唤》系列有别于其他射击游戏。主机版可以调节视野大小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特色。 不过在我看来,《黑色行动 CW》加入的改动并不全都是进步。他们很明显想要回归最基本的地图设计(特别是对比《现代战争》),不过玩下来我认为他们往回改得有些太过了。 影响本作手感的还有许多客观因素,例如最近作品中最长的击杀时间就不是我的料。不过本作加入了硬核模式的选择(玩法更拟真,击杀敌人需要的子弹更少),我本身也更喜欢游玩这个模式。所有人都能以这个选择游玩,对不喜欢太短击杀时间的我来说也算是让游戏体验好了一点。 这并不是说在几个主要模式中没法快速击杀,狙击步枪就是一个典例。在《黑色行动 CW》中,使用狙击枪精准命中头部或是上半身就能一枪毙敌。虽然正式版中的狙击枪已经比之前测试的时候要弱一些了,但在实际游玩的过程中有时还是比较强。我在远程作战时一定会选择有狙击枪以及三连射 M16 的作战配置。许多人玩家的选择也和我一样,毕竟刚上线也没多少可选的武器。 冲锋枪目前是多人模式的主宰,虽然 Milano 没有测试版时那么强了,但其高射速还是瑕不掩瑜。MP5 在评测时非常受玩家推崇,我在小型地图的比赛中也必用这把武器(已推出补丁削弱)。这把枪几乎能干任何事,能在中距离上造成可观的伤害,同时又能给玩家最好的机动能力。MP5 这把枪很棒,事实上,有时它的存在甚至让你无需游玩其他枪了,虽然每一作的多人模式上线时都会有个别不平衡的武器,但如果在一个房里几乎所有人都用同一把武器,这就是个危险的信号了。 但这并不代表我没用过其他武器,而且正因如此我才推荐大家都在 PS5 上游玩本作。DualSense 手柄的自适应扳机让每一把枪在你手中的射击体验的完全不同,并且也让本作的枪战锦上添花。在射击 MP5 时手柄快速抖动与狙击枪沉稳的感觉完全不同,使用不同武器时,扳机键对你指尖的回馈也各不相同,使用战斗弓时能明显感受到扳机键逐渐紧绷。扳机的特殊效果再加上 4K 60 帧的画面,带来了《黑色行动 CW》在新主机上最「次世代」的体验。 武器自定义的复杂度让我很乐观之后会出现多样化的玩法组合,避免出现《现代战争》里配装固化的情况。大量可解锁的技能、积分奖励、战场升级还有枪支配件都很不错,希望能在未来带来更多玩法流派。不过升级进度缓慢,意味着你必须等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解锁这些东西。 游戏模式 提起游戏模式,我玩得最多的还是团队死斗这样的经典模式。我最喜欢《黑色行动 CW》中快节奏的玩法和令人享受的枪战,鼓励玩家在地图中快速奔跑拔枪对射,而不是借鉴《战地》等其他游戏,加入一些更注重载具元素的大战场玩法。正因如此,我并不喜欢《现代战争》中的地面战争模式,但新作中 12V12 的联合作战模式吸引了我的注意,玩得越多就越感兴趣。 感觉 Treyarch 正希望玩家去游玩这些模式,本作几个关键的系统设计也在这几个模式中凸显出了自己的特色。无论是为了得分奖励围绕任务目标点作战,还是利用奖励来击败敌人队伍,这个设计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使用得当的话,火炮与 RC-XD 对敌方团队都是致命的。 目前联合作战模式有三张地图,两个玩法:征服与突袭。征服本质上就是 12 个玩家争夺 5 个占领点的老玩法,只是地图规模更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创新(开着载具在大地图上上占点就是《战地》系列一贯的玩法),不过这个模式的存在,也让 Treyarch 施展拳脚,有机会试验更大的战场设计。 对我而言,突袭有趣得多。两者的不同在于,突袭下,双方团队只用争夺一个随机位置的控制点,而不是同时在五个点之间奔波。玩法与控制模式很像,但因为双方全体队员都要去争夺同一个地方,而不是分散在地图上开战,所以这个模式的对战体验更加刺激。联合作战 12V12 模式有着独特的魅力,但是载具和坦克目前还不平衡,只有队里有人带导弹发射器才能治,对于我们这种凑不齐 11 个好友一起玩的玩家来说,这样的设计未免不太友好。 我觉得最可惜的是 「重要人物护送」,这个模式更讲究战术性,加入了《使命召唤》多人模式中少见的团队协作元素。团队中的一名成员会随机被指派为 VIP,目标是在队友的保护下前往撤离点获得胜利。但比赛很少会持续到这个阶段,大部分时候都以一方团队被完全消灭而告终。我个人并不享受这个模式的玩法,部分原因是它让我想起了《彩虹六号:围攻》里的人质模式(这个模式是 R6 最不喜欢的)。 另一个全新模式叫做「火力小组:脏弹」,玩起来就像是将《战区》和《战地》系列的诸多玩法拼接而成的缝合怪。本质上就是一个小规模的《战区》,然后把现金换成了铀,十个四人小队总共 40 名玩家要在这里争抢铀,带到指定的炸弹点安放引爆脏弹以及击杀敌人。地图上放置有载具与装有积分奖励的箱子,并且还沿袭了《战区》中的防弹板系统。然而这个模式的问题就在于,这么多花样的玩法始终没能超越《战区》的魅力,每局比赛似乎最终都以一片混乱收场。 真正想要引爆脏弹所需的时间极为漫长,很多时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其他小队的敌人会从四面八方向你开火,而且他们会在天上随机复活后伞降下来。这个模式与战区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小得多的地图规模,但其问题在于作为主要得分手段的引爆脏弹几乎不可能完成。 我对于「火力小组肮脏炸弹」模式很难提起兴趣,更喜欢游玩多年来传统的几大核心模式。团队死斗、击杀确认以及搜索与摧毁等模式时至今日仍然趣味无穷。毕竟 COD 新作年年都能见到这几个模式,肯定是有原因的嘛。 地图设计 《黑色行动 CW》首发只有 8 张地图,随后很快加入了「核弹小镇 84」,但总数仍然不多。横向对比上一代《黑色行动》首发 14 张更是相形见绌。如果 Treyarch 注重质大于量的话,这个安排兴许还说得过去,但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办到。 几张地图还是非常好玩的,其中最为突出的一张地图叫做「无敌舰队」,这张地图中有三艘大型船只,中间的水域可以通过游泳、船舶以及滑索来通行。这张地图玩起来效果炸裂,玩家有许多迂回包抄的空间,近距离走廊与大量远距离狙击点位也为多样的玩法埋下了可能。「十字路口」的雪地战场也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张地图上的对枪体验极佳,纵横交错的设计也确保了各类别的武器百花齐放,没有什么武器能技压群雄。 在小型地图中,我最喜欢「卫星残骸」。最享受在沙丘后方探头点名狙杀敌人的乐趣。「卫星残骸」与「无敌舰队」并列本作中画面效果最为亮眼的地图,但比起《使命召唤:现代战争》来说,本作的画质明显经过降级。在莫斯科与迈阿密两张图中这个降级最为明显,细看附近建筑的材质与手中枪械的建模你就能感觉到。与去年作品中精细的枪械建模根本没法比。 「莫斯科」拥抱了老派《使命召唤》的战斗设计,回廊街道清晰分明,没有可开关的门板,立体交战角度也相当有限。大部分原因在于这张地图在传统 6v6 模式中玩起来太过空旷,而这个问题是所有地图的通病。大部分区域的空间都太大了,我玩《黑色行动 CW》的体验无非是跑来跑去,终于见到敌人却很快被击杀。这样的体验让人享受不起来。 无论你选择哪张地图,敌人的识别度通常都很低。「毒枭营地」这张地图中,虽然灌木丛的密度得到调整,但蹲点问题还是存在,而且问题更多在于敌人的衣着与环境容易融为一体,就算他们在开阔地带奔跑也很难看出来。然后还有阴暗的角落,虽然不是每张地图都有这个问题,但地图中的这些角落都为那些喜欢蹲点的玩家提供了太多机会。「迈阿密」这张图是我最不喜欢的,原因如下:一、设定在晚上;二、全是可以蹲点的建筑;三、任何从空旷地带跑过的玩家都会被来自四面八方阳台上的子弹打成马蜂窝。 「克格勃总部」和「坦克基地」,对比其他地图来说缺乏特色,并且还有着同样的问题。其中最糟糕的当属「克格勃总部」,其中尤其黑暗的角落和飞机内部环境都像是为蹲点玩家备好了守株待兔的绝佳陷阱。 我知道,不可能指望所有人都像兰博一样端着枪四处拼杀。但是,被藏在不开手电就看不见的暗影之中的敌人偷袭,这样的体验总归是不会让人好受的。虽然不是每张地图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但也促使玩家产生了直接往敌人名字条下方开火,而不是靠眼睛找出敌人位置的习惯。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玩法。 纵观《黑色行动 CW》多人模式的地图设计,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推送补丁解决。但整体上缺少氛围感,可以加入更多环境音效来衬托临场感。举例来说,在比赛结束前几乎没有背景提示音,这样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每一局结束都让玩家不够满足。虽然没有背景音效帮助玩家将注意力集中在枪战本身上,更专注于聆听敌人的脚步与枪声,但却让每张地图之间过于同质化,缺乏感。 总评 复古与过时只有一线之隔,但目前的《黑色行动 CW》似乎仍没有分清两者的区别。本作有时玩起来有复古射击游戏的味儿,但这种奇妙的感觉很少出现。简单的地图设计和鲜有创新的模式并没能给玩家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你想来点快节奏的多人枪战,那么本作足够你玩上一晚上了,但本作的乐趣也仅仅如此,不会再多了。希望未来的武器平衡与更多地图和模式的加入能让《黑色行动 CW》的多人模式更加精彩。不过目前来说,我想不出任何为了《黑色行动 CW》而放弃《使命召唤:现代战争》和《使命召唤:战区》的理由。 优点 缺点
2024年03月26日
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17
中国风彩蛋再现《使命召唤10》最后一个DLC公布
《使命召唤10》正在告别,《使命召唤11》即将上市,日前,机智的动视通过最后一个DLC中的彩蛋把这两款游戏联系在了一起。 该彩蛋来自《使命召唤10》近日面世的最后一个DLC“复仇女神(Nemesis)”的多人地图中,如果你一直关注着《使命召唤10》的DLC,应该已经玩到了这个彩蛋。 在《使命召唤10》“复仇女神”中的多人模式地图“好戏上演(Showtime)”中,你会发现一张挂在墙上的宣传海报相当眼熟,上面的“桂林白兰别墅”中文字样更是让人移不开眼: 是的,你没有记错,“桂林白兰别墅”就是《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中的中国风地图“撤退(Retreat)”中的一个地点。上面这张截图来自“好戏上演”地图,下面这张截图“撤退”地图,可以看出两者就是一个地点,不仅建筑外观一致,还有同样的名称和logo。不过小编想吐槽一句,在一个古风的环境中忽然出现“别墅”两个字,怎么看都有点违和。 所以《使命召唤11》和《使命召唤10》将共享同一背景吗?按照官方此前剧透的话,《使命召唤10》设定在2017年,而《使命召唤11》设定在2054年,两者都是架空的故事背景。在游戏中还会有多少个类似的彩蛋呢?或者这只是动视和玩家开的一个玩笑,毕竟两款游戏开发商都不一样。所有这些谜题,都要等待《使命召唤11》面市之后来解开。 《使命召唤11》中国风地图展示: 75462
2024年03月17日
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16
PC版《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Call of Duty: Black Ops
随着玩家的素养越来越高,Mod这种不费力又收效好的方式成了不少制作商偏爱的讨巧办法。而最新要加入MOD支持大军则是动视的招牌游戏《使命召唤》系列。是的,你没有看错,PC版《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Call of Duty: Black Ops 3)》要在2016年迎来对MOD和地图编辑功能的支持了! 根据Treyarch的介绍,他们将会在明年陆续为PC玩家放出《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的Mod制作以及地图编辑工具,方面玩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对游戏内容做出更改。尽管目前Treyarch自己也没有决定好这两款编辑工具究竟会带来哪些新功能,但至少现在他们承诺会允许玩家创建新地图,新游戏模式,允许玩家运行MOD内容的服务器,以及一个方便玩家寻找自己偏爱MOD内容的服务器浏览器。 Treyarch并没有明确公布这两款编辑工具的发布时间,但他们将会在明年3月期间尝试进行一次封闭的Alpha测试以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新功能进行考察。Mod制作和地图制作功能是否会为PC版《使命召唤》系列掀起一场革命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将在11月6日发售,登陆的平台为PS3,PS4,Xbox 360,Xbox One以及PC。
2024年03月16日
4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