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发射 下的文章 - 河马久久
首页
关于
搜 索
1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修改器(支持全版本)
64 阅读
2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主机版内容删减
56 阅读
3
电视剧《火蓝刀锋》剧情介绍以及分集剧情介绍
56 阅读
4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旧主机版将取消单人剧情
52 阅读
5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 1.2 中英文完整硬盘版
52 阅读
默认分类
时间
登录
搜 索
标签搜索
使命
使命召唤
召唤
黑色
武器
海军
僵尸
火蓝刀锋
现代战争
行动
游戏
角色
使命召唤12
动视
肥皂
小鱼
战争
射击
电视
电影
木棠
累计撰写
66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8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默认分类
时间
页面
关于
用户登录
登录
找到
6
篇与
发射
相关的结果
2024-03-22
聊聊《黑色行动:冷战》中开头的三支冲锋枪(下)
上周,我们聊了下《使命召唤17:黑色行动冷战》中的AK(S)-74U,小伙伴们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今天我们接着来聊聊第一个任务开头汽车后备箱中另外两支冲锋枪——Milano 821和MP5。 Milano 821 接下来跟我一起来看看这三只冲锋枪中最年轻的一支——Milano 821。 在《使命召唤17》中,Milano 821是一支射速比较慢的微型冲锋枪,但它的稳定性很高,射程较远,在腰射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后坐力,并且单发比MP5更具伤害强度。作为一架几乎没怎么在游戏中出现过的冲锋枪,在《使命召唤17》的beta版时,Milano 821冲锋枪一度受到众多玩家的使用,是非常热门的选择,但后来几乎很少有人用它,到底是为什么呢?或许看了下文就能明白。 乍看之下,Milano 821式冲锋枪可以说是以色列乌兹冲锋枪(Uzi)的意大利仿制版本,只是在其原型设计上添加了一些改进。事实上确实如此。 Milano 821的原型为索斯米821式冲锋枪(英语:SOCIMI Type 821-SMG)是一款由意大利位于米兰市的米兰工业制造公司(意大利语:Società Costruzioni Industriali Milano, SpA,简称:SOCIMI,音译:索斯米)于1980年代生产的冲锋枪,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口径手枪子弹。 (下文中,将游戏和现实中的命名统称为821式冲锋枪。) 自1970年代初以来,索斯米公司一直在铁路建设领域方面活跃;到1983年,它与历史悠久的枪械制造商路易吉·弗兰基合作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专注于军用武器业务,821式冲锋枪就是这次合作的产物。 ▲米兰工业制造公司为中国台湾省设计并承造的EMU 300电联车 由于821式冲锋枪是以以色列Uzi冲锋枪为蓝本,它直接采用了Uzi的多种设计,因此这款冲锋枪的早期原型枪和评估样品枪很快就由弗兰基直接生产,直到索斯米完成加工准备以开始其内部生产。 既然脱胎于Uzi冲锋枪,821式冲锋枪自然有些许优点——比以色列Uzi冲锋枪整体更轻便、更紧凑,空枪重量仅为2.450千克,比同样处于空枪状态下的Uzi冲锋枪的3.500千克要轻1.05千克;821式冲锋枪采用缩短的枪管,从原型枪的260毫米缩短至200毫米,以实现总长度减少。这亦有助于将射速从原型枪的600发/分钟降至550发/分钟,令其在全自动及单发时准确度与可控性得到显著提高。该枪在150—200米的范围以内可发挥最佳效果,并且仅以单手就可完全控制击发。 而索斯米因为某些原因于1992年破产,导致其突击武器系统(包括821式冲锋枪)的生产停摆,从此再也未获重新生产。而前文提到的弗兰基迅速将821式冲锋枪型号改称为“弗兰基LF-821”,结果并未成功,以索斯米821式冲锋枪为蓝本的实验开发项目包括用于全尺寸型号的特殊战术公文包、总长度为250毫米的索斯米821-5式微型冲锋枪,以及发射原为贝内利CB-M2冲锋枪所研发的9×25毫米AUPO无壳弹的无壳弹冲锋枪型,这些衍生型都无一通过原型阶段,不得不令人唏嘘。 ▲升级之后的Milano 821或许会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总的来说,这些特性都使821式冲锋枪成为一种强大的近距离武器,这也是冲锋枪的主要用途。因此,玩家使用它更具侵略性,在近距离作战中性能还算不错。同时《使命召唤17:黑色行动冷战》拥有广泛的武器定制选项,玩家可以把枪管换成一个45轮的弹匣来增加弹药容量。 或者也可以使用快速弹夹,这样可以让821式冲锋枪的加载速度更快。 MP5 接下来跟我一起来看看另一架冲锋枪——MP5。HK MP5系列是由德国军械厂黑克勒-科赫所设计及制造的冲锋枪,是黑克勒-科赫最著名及制造量最多的枪械产品。由于该系列冲锋枪获多国的军队、保安部队、警队选择作为制式枪械使用,因此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在本作中,MP5可以说是射速最快的冲锋枪之一,操控性极强。该枪也是《使命召唤》系列的元老级武器,几乎每一代都有它的身影。在《使命召唤17》中,默认型号为MP5K,命名为“MP5”。重新装填后玩家角色会使用“HK拍击”上膛。战役模式中由特别活动部、苏联军队和东德军警所使用。 ▲MP5出现过的《使命召唤》系列游戏 20世纪50年代初,北约和华约开始进入冷战对峙阶段,1954年原西德制定了新的军备计划,并开展了与制式步枪不同的制式冲锋枪试验,以此为促进国产冲锋枪的研制开发。德国国内各大枪械公司参加了这次试验,而一些国外的进口枪也参与其中。 ▲上个世纪的H&K工厂 同年,为参加这次试验,H&K公司的设计师蒂洛·黙勒(Tilo MÖler)、曼佛雷德·格林(Manfred Guhring)、乔治·塞德尔(Georg Seidl)和赫尔穆特·巴尔乌特(Helmut Baureuter)开始了命名为“64号工程”的设计工作,这项设计的成品是使G3步枪小型化的冲锋枪,命名为MP·HK54冲锋枪。(引自枪械世界) ▲武器制造商,H&K创建者之一西奥多·科赫(Theodor Koch) 20世纪60年代初,H&K公司忙于G3步枪的生产,末能顾及HK54的发展,直到1964年HK54尚未投入生产,仅有少量试制品。1965年,H&K公司才公开了HK54,并向德国军队、国境警备队和各州警察提试用的样枪。1966年秋,西德国境警备队将试用的MP·HK54命名为MP5(Machine Pistol 5)冲锋枪。这个试用的名称就这样沿用至今。 ▲H&K三款经典枪械 虽然一战后,体积小、可快速全自动射击的冲锋枪渐渐兴起,可是它们都采用了开膛待击的设计。虽说这类枪械在构造上较简单,有利于大量生产,维护也较容易。但由于枪械的重心在发射时有较大改变,连射时枪口的跳动幅度较大,所以射击精确度不佳,二战后自动步枪在各国军队日益普及,于是H&K公司计划开发一种主要供执法用途的冲锋枪,其精确度因此需要提高。 ▲被“遗忘”了十年的MP5 MP5的设计源于HK G3自动步枪,采用结构复杂的滚轮延迟反冲式枪栓,利用滚轮闭锁机构延迟开锁,射击时枪口跳动较小,大大提高准确性。MP5所采用的滚轮延迟反冲式技术源自二次大战晚期纳粹德国的StG45(M),该设计后来演变为西班牙的CETME自动步枪,并于1950年代后期被作为G3自动步枪的原型。 ▲H&K公司的G3步枪 ▲滚轮延迟反冲式的专利设计图 MP5的标准型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采用塑料固定枪托或金属伸缩枪托,配15或30发弹匣,它的快慢机有多种发射选择摸式,包括全自动、半自动、两或三发点放。 ▲右数第二为9mm帕纳贝鲁姆手枪弹 H&K公司也曾把MP5K放进过公文包,在射击时,你可以按动一个内置在公文包手柄里的扳机。与板机相连的机械执行器的另一端则连接到枪械身上的板机上,然后冲锋枪就可以发射,并且子弹通过公文包外壳壁设置的枪口发射出去。该枪装备有一个30发容量的弹匣,在你重新更换弹匣之前,能保证拥有一定的持续打击火力。 MP5如此优异的性能,也难怪军事历史和军事技术方面作者——克里斯·麦克纳在《SAS培训手册》中称赞道:“MP5的卓越声誉当之无愧。” 从1980年代至21世纪初,MP5系列一直保持着其用户数量及作为冲锋枪的领导地位。踏入21世纪,考虑到越来越多恐怖份子和犯罪份子已穿着防弹背心甚至佩戴防弹盔,以美国为首的特种作战部队和执法机关战术单位开始以短管的小口径突击步枪取代无法打穿防弹装备的冲锋枪作为近战武器。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2019年2月17日到访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参议员代表团向沙特王储赠送了一把德国制造的H&K MP5冲锋枪,这只冲锋枪经过改装,外表镀金,枪身刻有精心设计的图案。 其他游戏中的MP5 不止是《使命召唤》系列,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之中,自MP5于维尔福(Valve)软件公司推出的《半条命》游戏出现以后,不少射击游戏都会出现其身影。 MP5最早在1998年的《半条命》及其资料片《针锋相对》、《蓝色行动》出场,型号为MP5SD,命名为“9毫米冲锋枪(9mmAR)”,使用30发弹匣供弹但奇怪的装填50发弹药,并与9毫米手枪共用备弹,奇怪地空仓重新装填后玩家角色不会为枪械上膛。装上了M203榴弹发射器并最多可携带10发榴弹。造型上缺失了拉机柄、枪托以及榴弹发射器的扳机座与扳机。 2004年《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中,MP5命名为冲锋枪。适合近战和多名敌人的战斗。后期巴拉斯帮占领地盘时常用,也是FBI的常用武器。 甚至你也能在游戏中得到黄金MP5。 《逃离塔科夫》中,HK MP5 9x19冲锋枪,配备海军3轮连发射击装置版本,具有三发截止功能。 也是因为这支枪的实用性很强,导致在《使命召唤17》中使用它的玩家非常之多,以至于在《使命召唤17:黑色行动冷战》的某条视频下有这样的评论也不足为奇了。 那么在《使命召唤17:黑色行动冷战》中,你最喜欢什么枪械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2024年03月22日
2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