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伏尔加格勒 下的文章 - 河马久久
首页
关于
搜 索
1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修改器(支持全版本)
64 阅读
2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主机版内容删减
56 阅读
3
电视剧《火蓝刀锋》剧情介绍以及分集剧情介绍
56 阅读
4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旧主机版将取消单人剧情
52 阅读
5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 1.2 中英文完整硬盘版
52 阅读
默认分类
时间
登录
搜 索
标签搜索
使命
使命召唤
召唤
黑色
武器
海军
僵尸
火蓝刀锋
现代战争
行动
游戏
角色
使命召唤12
动视
肥皂
小鱼
战争
射击
电视
电影
木棠
累计撰写
66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8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默认分类
时间
页面
关于
用户登录
登录
找到
2
篇与
伏尔加格勒
相关的结果
2024-04-20
从经典二战到未来战争,COD的哪种画风才是你的心头好?
说起近些年热门的FPS游戏,想来《使命召唤》系列必定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个系列自从2003年初代推出至今,在各大平台林林总总推行了近百部作品,游戏玩法也囊括了“打僵尸”“大逃杀”之类的各种新鲜种类,花样百出、淋漓尽致。 总之,你想玩的,他全都有。(狗头) 不过对于《使命召唤》的老玩家们来说,经典战役才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头好。长期以来围绕着“二战三部曲更好还是现代战争三部曲更经典”、“未来战争不如经典老番”、“取消单人战役是否合适”的争论也从不间断。而《使命召唤19 》重返近现代的世界观,以及一些经典角色的回归,似乎也让本作有着比往年看起来更高的关注度和人气。 那么“现代战争”“经典二战”为什么总是能吸引玩家,而“未来战争”的问题又出在了哪?让我们借着这次“现代战争”再度重启的机会,回顾一下《使命召唤》这走过了十九年的悠长游戏系列。 在《使命召唤》这个系列中的无数经典台词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人类存在了多长时间,战争就存在了多长时间。” 而COD这个超级IP之下,衍生出的画风、时代各异的4个系列——“经典二战”、“现代战争”、“黑色行动”以及“未来战争”,似乎很好的印证了它。 但在最开始,《使命召唤》系列似乎只对于二战的历史背景情有独钟,一口气开发了三代二战背景的游戏版本。 《使命召唤1》以普通士兵的视角展开,去往包含美国、英国和苏联的二战战场,共执行 24 个任务,体验四个互相关联的历史性战役。作为 03 年的使命召唤的第一款二战题材游戏,游戏流程虽然不长,但是可玩性极高。 比如在诺曼底N13公路的追逐战,我们乘着汽车一路突破封锁,与道路两盘的敌军互相射击,艰难甩开屁股后面紧紧敌军车辆,却不想一头扎进了对方的坦克群中,惊险刺激的体验一层高过一层…. 还有后来沿着德军壕沟夺取88炮阵地的场景,也非常写实逼真。在03年那个pc游戏的早期时代,做出的效果实在让人惊叹。 而游戏中这些经典战役,比如说“二战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最大的坦克大战--库尔斯克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冲绳战役等等都给玩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当我们随着游戏剧情一步步走下去,坚持到最后看到苏联国旗在国会大厦上飞舞的时候,激动振奋的情绪难免应运而生。 除了主打的“真实”之外,《COD1》其实在这种厚重的历史感中穿插了很多很有趣的设计。比如玩家遇到的第一个敌人在冲着树根尿尿;在碉堡会遇到一些士兵在下国际象棋;甚至还会暗戳戳地黑一把毛子:“我们的将军都在赶往柏林,最后一个到的要被送去劳教”。 这一炮而红的开局可谓是顺风顺水,就此开始了《使命召唤》的篇章。 到了《使命召唤2》,游戏重新定义了普通士兵在二战中所见到的战场。由于二代采用了新的图形引擎开发,在给玩家提供了更远更高的开放度的同时,飘雪、雨水、浓雾和硝烟等优秀的环境渲染也让人们感受到来自战场的真实与紧张。对比前作,《使命召唤》的画面表现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算是跨了一个世代的作品,在游戏的整体质量也是质的飞跃。 《使命召唤2》的战场感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美军战役开场便是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当登陆艇舱门放下的瞬间,整船的士兵像割草般瞬间被凶猛的机枪火力扫倒,生命的脆弱和战争的残酷被血淋淋地展示给观众。 为了不在“二战主题”上推出太多雷同的游戏,这时候的IW开始和动视讨价还价,希望制作一些其他故事背景的FPS。但对于动视来说,他们舍不得放弃二战题材这块香饽饽,两方几次协商无果后,动视找到了开发商Treyarch制作了《使命召唤3》。 《使命召唤3》拥有更加精良的画质和场面,但整体机制和玩法较前作相比都没有什么大突破,更像是是前两代游戏的延续和扩展。不过为了避免盗版发行,是唯一一款只推出了主机版本,没有推出 PC 版本的作品,这也难免让很多 PC 玩家有一些失望。 但总的来说,《使命召唤》前三代,以传统FPS玩法为基底,重新讲述了二战里那些让人心潮澎湃、的故事,以爽快刺激的战斗系统为辅料,制成了一道丰沛的大餐,狠狠地喂饱了当时“饥渴难耐”的玩家们。 系列良好的口碑销量,让动视时不时拿出“二战”的噱头来制作新的游戏版本,像是2008《使命召唤5》以及2018年打着“回归本源”旗号推出的《使命召唤:二战》。 《使命召唤5》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他展现的战场是国内玩家熟悉的南太平洋战场。通过美国海军陆战队二等兵米勒和苏联红军二等兵迪米特里·彼得连科的角度讲述二战的真实战役,面对的敌人也从德国纳粹转变成了轴心国一员的“日本帝国军”。 值得一提的是,COD5还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僵尸模式” 而《使命召唤:二战》则是二战主题时隔九年的回归之作。由于技术的进步,这一作可以说是二战主题中使命召唤系列里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剧情时长有些短,很难让玩家在游戏中体会到战役剧情的深度。使命召唤系列二战主题作品可以说是让玩家们以游戏的角度去品味历史,毕竟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而游戏可以独当重来。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是一款由IW制作并由Activision发行的使命召唤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也是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的开山之作。 该作放弃了系列前作一贯采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将剧情展开于现代世界中。游戏采用自有游戏引擎开发,其开发时间长达2年。 《现代战争》的时间被设定在虚拟的2011年。苏联解体将近二十年,俄罗斯激进分子扎卡耶夫希望让世界重新回到两大超级大国对峙的冷战时代。扎卡耶夫、阿拉萨德和等人组成了绰号为"四骑士"的核心团伙,已经深入到了乌克兰、阿塞拜疆、加沙地带、埃及、中东大肆破坏战火纷飞。为此,美军直接出兵中东以平定冲突。 从这段简介里,我们也能看出来,《现代战争》的单人剧情大量参考了真实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和冲突;而在实际的游戏里,也在保证了真实感的前提下表现出了令人信服的大场面、阴谋论和战争冲突。 类似电影的讲述方法铺垫了足够丰富的剧情,这使得一路伴随玩家奋战的电脑角色也像是有血有肉一样。普莱斯上尉、“肥皂”等深入人心的角色,切尔诺贝利禁区、核爆现场、空中炮艇操作员视角等经典场景让玩家过目难忘。 尤其是在普里皮亚季潜行狙击关,整个关卡的代入性和沉浸感非常强烈。穿着吉利服端着步枪在齐腰高的野草中穿行,一边躲避巡逻的敌军避免被发现,一边还要注意盖革计数器的提示以免走错路,偶尔解决掉一两个暗哨往前推进。而当大批敌军在自己身边走过时,很难不让人的肾上腺素疯狂分泌。 与此同时,作品也将多人对战部分实现了完美的拓展,形成囊括了多种模式、角色成长、个性定制、连杀与技能、成就挑战等在内的玩法标志,成为不可替代的经典。 回头来看,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IW凭借着2007年的《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重新制订了FPS游戏标准。我相信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现代战争1》作为一代传奇的COD,已经在电子游戏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无数玩家所游玩珍藏。以现在的游戏审美去看,《使命召唤 4 现代战争》这款游戏也毫不过时。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操控着还是新兵蛋子的Soap中士在雨夜对一艘行驶在白令海峡的爱沙尼亚货轮展开突袭的紧张刺激;而当普莱斯队长在2007年冬天第一次点燃雪茄的时候,似乎没有玩家会感觉这个故事一讲就是四年。 不过,“现代战争”首作成功,不代表后续就会一帆风顺。动视对IW从不和自己商量的开发行为表示不满,并且通过拒绝发放奖金等方式对续作的开发过程屡次刁难。斗争的结果直接导致续作《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成为了“现代战争”三部曲中流程最短的一个,因为IW实在是没有资金继续做下去了。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维系了该主题前作使命召唤四现代战争的辉煌。此作被设定为《使命召唤:现代战争》故事的5年后,延续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电影化趣事和优秀的关卡设计融为一体,可以说是放弃了现代战争一代的严谨军事设定。转向了好莱坞大片风格。 于是在《COD6》中的“不许说俄语”这一关,也出现了使命召唤历史乃至游戏史上最为争议的桥段。 这是一场毫无人性,毫无保留的大屠杀。作为玩家的我们甚至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为什么会成为一名恐怖分子时,整个扎卡耶夫机场已经成为人间炼狱,接连不断的死亡,付出生命的不止主角阿伦以及无数的平民,还有那些在全世界战火当中牺牲的人们。 残酷而且真实,这大概就是现代战争的魅力。最后这一代剧情的高潮“收场”里,幽灵和小强拿到数据后,被迫击炮炸伤,辗转来到了撤离的飞机,迎向生还的希望。但没想到昔日同袍谢菲尔德对他们举起了枪,射杀了两人。而当对讲机里响起了钱队的声音:“不要相信谢佛德,收到请回答! ”我们终于知晓了被人背叛的残酷真相,但也为时已晚了。 尽管这种风格的转变见仁见智,未必符合每一个老玩家的胃口,但从市场的反响来看,这一转变属实是极为成功的。 值得一提的,本作中还请到了曾操刀过《盗梦空间》《加勒比海盗》等优秀影视作品的汉斯季末为游戏配乐,光从配乐这一细节来看,《使命召唤 6 现代战争 2》 可以说是野心十足,诚意满满。 但对于IW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到了2010年,动视开除了IW的两位创始人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接着35名员工相继离职,工作室也只能重组。随着《现代战争2》里小强和幽灵在大火中被无情地残杀,老IW似乎也与游戏角色一样中悄然离去了。 顺便提一嘴,“出走”之后的成员们成立了新工作室Respawn Entertainment,做出了非常精彩的“泰坦天降”系列。 《现代战争3》是“现代战争”系列最后一作。大概是为了给玩家们一个打造一个精彩的结局,该作系列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制作组阵容,当时还十分青涩的大锤工作室在IW几位老前辈的携带下三组合作完成了COD8的开发工作。 不得不说,电影化叙事方式总是会给我们创造出一些经典而壮丽的游戏画面,在《COD8》里,这一点似乎做到了极致。 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俄军和小队在埃菲尔铁塔底部进行了惨烈的拉锯战,在凶猛的对空火力支援下,战友们不停地倒下,甚至在我们眼前倒下的还有埃菲尔铁塔。这座整个法国甚至整个欧洲的地标建筑之一。是啊,我们无数次的见到它,它竟然就这么倒下了,这种源自现实的冲击力让人震撼万分。 又一次,141和三角洲的成员和系列的老玩家们说了再见,一根烟开始,也由一根烟结束。然而多人模式的平衡性真的奇差,挂也不管管,MP7大战ACR的乱象也算是系列知名老梗了。 后来动视把《使命召唤》的一部分制作权又交给了Treyarch工作室,而他们带来的《黑色行动》则是风格非常独特的一个系列。 同样是聚焦现代战场,Treyarch把《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塑造成一个以越战为主要舞台,涉及复仇、精神控制、CIA、古巴危机等充满重口味和阴谋论的“B级片”。要场面有火箭筒射导弹,要情感有精神分裂美国大兵和他的“俄国战友”,要阴谋论还有刺杀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仅从故事来说也相当出色。 延续《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三十年后的故事,在COD7中玩家徘徊在阴谋之中不断入局,在《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中又是一场新的阴谋冲撞。游戏的背景在2025年,这个时代科技的发展不至于过于夸张,武器的换代也达到了单兵作战的新的极限,在这一的背景下游戏中的体验带给玩家的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的感受。 从COD9开始,玩家接触的就是未来世界的武器和作战方式,游戏一贯的精良制作,大场面,新武器,未来世界的重型武器和新世界的细节,玩起来相当的精美和过瘾。 但从这一代开始,《使命召唤》系列对于战争的描写已经不再是耳熟能详的历史,而是没有任何基础的未来世界。老实说,COD系列的相当一部分魅力就在于玩家可以亲身感受那一段段历史,或是体验真实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和冲突。在之后显然玩家是在这一环节体验的越来越少了。 只不过,长达数年不间断的更新,让“现代战争”的故事实在是没有什么新活可整。于是新组建的IW一拍脑门,说我们来蹭热度吧。 2013年,《使命召唤:幽灵》发售,不光名字里出现了“幽灵”,游戏中的主角团也是以一支名为“幽灵”的小队,他们全都戴着骷髅面具,像极了《现代战争》系列里的人气角色“幽灵”。 但事实上,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 自家的人物狠狠地蹭 作为系列第10部作品,《使命召唤:幽灵》把时间线设置到相对不那么遥远的2017年。讲述了一个由于经济危机,拉美国家率兵入侵美国的故事。这样离谱的设定当然不会引起太多玩家的共鸣,而剧情关卡方面,大概有短暂的两场太空战和一次水下潜航稍有亮点。 对比起战役本体,COD10的几个DLC倒是挺有意思 2016年,系列第13作《使命召唤:无限战争》已经从地球战场直接跃升到了太空, “使命召唤”系列彻底脱离了地球上的故事线,全息影像、机械外骨骼、智能手雷……以未来世界观为基础设计的战斗系统非常新颖,但受限于毫无新意的剧情本身,没有什么突破的游戏模式,一连多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未来题材终于点燃了玩家们的愤怒。 比起剧情完成度和游戏质量,让玩家对“未来战争”产生疲倦的原因还有虚构世界观对于代入感的削弱。 高科技机甲、各类充满VR元素的枪械,以及自追踪的手雷和机器人固然夺目,但这些却没能为塑造出新一代普莱斯那样有血有肉的角色带来加持。而在高科技和扩展至星系层面的世界观下,游戏将镜头聚焦在了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尖端杀人兵器上,却缺乏了足够的大场面描绘,对战争残酷和人性碰撞的刻画也不过点到即止。 这都让“未来战争”的几代COD显得没有那么精彩。 当然也不是说未来战争的画面、剧情做的不够用心,正相反,《使命召唤》系列里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最震撼的也正是COD13中的单人战役,当我开着飞机和地球仅剩的几艘战舰飞向太空的时候,一种悲壮、孤凉但又无与伦比的使命感包围了我,久久难忘。 但老实说,相较于“未来战争”,无论是“二战主题”还是“现代战争”都有着能让大部分玩家迅速熟悉的故事背景。这一份优势,实在是太大了。而来自于制作者/玩家对历史的铭记,来自于生活中的种种认知,也赋予了游戏去讲出一个更加写实深刻故事的巨大能量。所以总是这两种故事在《使命召唤》系列作品中大放异彩,带给玩家们精彩绝伦的游戏体验,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了。 那么在文章的结尾,大家伙也不妨在这里讨论一下,是沉浸写实的“现代战争”更吸引你,还是更喜欢波澜壮阔“经典二战”呢?
2024年04月20日
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08
使命召唤系列十大经典单人故事战役,你最喜欢哪一个?
兄弟们,我是真没想到,《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3》(俗称COD20)的剧情实在是烂透了!要知道《使命召唤》这个IP曾经把单人故事战役当作系列头号招牌,凭借简单易上手的操作玩法、电竞级联网对战体验、电影化故事剧情等内容,在全球范围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特别是在早期互联网并不算发达的环境下,单人故事战役可以说是最核心的体验——然而刚刚发售的新作COD20的故事战役简直可以用敷衍来形容,其单人游戏内容在IGN仅获得4分评价,玩家口碑极差,普遍认为是整个系列最烂表现没有之一,以至于很多小伙伴都开始重新怀念曾经的经典作品。 本期我们就来回顾下,《使命召唤》系列早期作品十个最令人难忘的故事战役,看看这其中都有哪些关卡当年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吧! 第十名:保卫工厂(Defend the Factory),出自《使命召唤 决胜时刻》(Call of Duty Finest Hour) 最早的《使命召唤》游戏PC和主机版内容并不完全一样,而这个关卡则出自主机版原创,采用了耳熟能详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任务场景,玩家扮演的主角首先要穿越战壕躲避迫击炮弹,进入工厂后穿越重重障碍来到大门口的高台处,此时德军集中大量兵力试图突破防御进入工厂。你要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利用狙击枪不断射杀敌人,掩护工人们在厂房里抢修坦克,不同于其它的狙击关卡,这里的敌人数量多火力猛,机枪和火箭筒会给玩家带来极大威胁,加上此时还没有“喘气回血”设定,对枪法操作要求极高,坚持一段时间后敌军撤退,我方坦克开出工厂关卡结束。这一关还原了真实历史中斯大林格勒地狱般的环境,敌人兵临城下仍然坚持生产,能在游戏中体验这种感觉实属难得。 第九名:铁娘子(Iron Lady),出自《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3》(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3,2011) 《使命召唤》系列对现实世界冲突的还原,很长时间里对玩家有着巨大吸引力,真实的战场环境也让人有着极强的代入感,这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俗称COD8中的这一关。玩家将带领重要人物从被敌军占领的巴黎撤退,在突破封锁的过程中,不仅有传统的巷战和室内战斗,还会切换到AC-130炮艇机空中视角,掩护队友驾车摆脱空中地面追击紧张感十足,而关卡最后面对大批敌人弹尽粮绝的危急关头,空中支援及时赶到完成任务,然而巨大的爆炸也使得巴黎标志性的埃菲尔铁塔轰然倒下。这种灾难场面当年给人带来了巨大震撼,不过法国玩家对此感受如何就不知道了。 第八名:时间与命运(Time and Fate),出自《使命召唤 黑色行动2》(Call of Duty Black Ops 2) 作为《使命召唤》系列中塑造最为成功的反派角色之一,劳尔梅内德斯有着重要戏份内容,与其他反派不同的是,游戏对其成长经历有着深入描写,童年时的不幸遭遇让妹妹约瑟菲娜成了他唯一的牵挂,然而一次意外却导致妹妹不幸殒命,也使得梅内德斯彻底变成了反人类的恶魔。玩家在这一关中,将以多视角形式,体验这场悲剧事件,游戏也是首次让用户操作反派角色,营救妹妹心切的他进入到狂暴模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那颗鬼使神差的手雷,恐怕也只有电影里才会出现。 第七名:帝国的毁灭(Downfall),出自《使命召唤 世界大战》(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二战历史可以说是《使命召唤》系列的发家题材,这场真实的战争曾在众多游戏影视作品中得到展现,而本关作为整个游戏的收尾场景,将苏军攻占柏林国会大厦这个欧洲战场胜利标志,用代入感极强的形式让玩家体验。这一关充分体现了本作高难度的特点,即使选择最低难度过关也需要一番工夫,海量的敌人需要你逐个房间清理,而顶楼的平台玩家将面对立体化火力覆盖,同时掩体极少,一次飞来多枚手榴弹简直令人抓狂。历经苦战后玩家有幸将红旗插在屋顶,这个著名场面相信大家都看过,能够在《使命召唤》游戏中亲身经历实属难得。 第六名:古拉格(The Gulag),出自《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 《使命召唤》系列能够深入人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并围绕这些角色展开一系列精彩故事,而在本关中则成功表现了“生死战友重逢”这个经典情节,并将《现代战争》系列前两作有机串联起来。玩家乘坐直升机突袭古拉格,营救一位代号627的囚犯,在经历了空中狙击和地面突袭之后,团队深入到地下解决掉更多的强大敌人,最终救出这个神秘人物,原来就是我们的老熟人普莱斯,肥皂也将前作中击毙扎卡耶夫的手枪物归原主,最终成功撤离。这场任务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古拉格这个神秘且阴森的场景,从前期的不同环境激烈战斗,到与普莱斯重聚短暂的平静,再到最后迫在眉睫的逃出生天,节奏的起伏令人高呼过瘾。 第五名:绝岭雄风(Cliffhanger),出自《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 《使命召唤》系列游戏不只是简单的打打杀杀,潜入式玩法也给玩家带来了紧张刺激的体验。在本关中玩家操作的主角将在肥皂的带领下,攀登冰壁来到敌人的基地,借助大雪风暴的视觉掩护,避开众多敌人来到核心区域,拿到了重要电子模块,即将撤离时被敌军包围,他们引爆了事先埋设的炸弹,趁乱坐上雪地摩托一路狂奔,最终登上接应直升机完成任务。这一关前半部分潜入和后半部分正面战斗完美融合,同时玩家有着极高的自由度,可以选择全程躲避敌人,或者借助掩护彻底清理威胁,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电影化体验。 第四名:沃尔库塔(Vorkuta),出自《使命召唤 黑色行动》(Call of Duty Black Ops) 之前在游戏中出现的古拉格引起了玩家巨大兴趣,T社同样在作品中还原了另一个劳动营,这一次不再是从外向内的突袭,而是由内至外的一次起义。玩家将和二战传奇英雄,也是整个COD系列最有魅力角色之一的雷泽诺夫一起,从假装打架趁乱夺枪开始,带领众人把这里闹翻天,最终雷泽诺夫牺牲自己让主角成功逃离。与营救普莱斯的古拉格相比,这一次的战斗戏份略少,但整个场景更加残酷写实,一众NPC也为流程体验增色不少,让很多玩家重复游玩本关,感受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的环境。 第三名:巴甫洛夫大楼(Pavlov's House),出自《使命召唤》初代(Call of Duty) 在《使命召唤》最早期作品中,对于人物角色并不重视,更多是在根据历史还原真实战场环境,但同样有着令人拍案叫绝的体验。初代游戏中的巴甫洛夫大楼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是一座英雄建筑,以巴甫洛夫中士为首的二十多名士兵坚守了58天,甚至超过了整个法国在二战中的坚守时间,消灭了大量德军士兵和坦克,直到战役结束也未被攻占,如今仍然保留有遗址成为胜利象征。游戏中玩家同样要经历激烈战斗,先是夺取建筑,然后要和NPC一起面对敌军,把现实中几十天的战斗浓缩成几分钟,让玩家以代入感极强的方式体验当年艰苦的环境,充分展现了开发者的创作态度和技术手段,是整个COD系列中非常有特色的一关。 第二名:遮蔽严实(All Ghillied Up),出自《使命召唤4 现代战争》(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 这一关被很多人认为是整个系列最精彩的单人故事内容,制作组曾到真实环境中取景,经过改编设计后给玩家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体验。在这片充满核辐射危险的区域,虽然没有激烈的战斗,但是给人的紧张压迫感却是其它关卡难以体验的,特别是在草丛中躲避巡逻队那段,听着装甲车隆隆的声音不断靠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玩家在本关中也有着很高的自由度,可以选择全程潜行不被敌人发现,也可以在中途用便携防空导弹将直升机打下来,开发者也用成就的形式来鼓励玩家多多尝试,互联网上的各种视频更是层出不穷。 第一名:不准说俄语(No Russian),出自《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 说起《使命召唤》系列,这个关卡是无法避开的话题,尽管在游戏中你可以直接选择跳过不会对流程有任何影响,也不会让你错过成就奖杯,但我相信几乎所有玩家都体验过本关。具体情节已无需详述,我们只想说的是,能够在热门畅销游戏中加入如此巨大的争议内容,足以可见开发者巨大的勇气和创新,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体验。尽管有各种媒体批判的声音,但游戏的销量表现说明玩家对此的认可,成为整个系列最令人难忘的故事关卡当之无愧。 《使命召唤》系列的单人故事战役曾经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回忆,无论你是新老玩家都值得全部体验一遍,哪怕以云玩家形式观看视频效果也不错,至于未来能否有更加精彩的剧情体验,恐怕只能画个问号了。 最后我想问问各位,你们最喜欢《使命召唤》系列哪一代的剧情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2024年03月08日
4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