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二战德军 下的文章 - 河马久久
首页
关于
搜 索
1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修改器(支持全版本)
64 阅读
2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主机版内容删减
56 阅读
3
电视剧《火蓝刀锋》剧情介绍以及分集剧情介绍
56 阅读
4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旧主机版将取消单人剧情
52 阅读
5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 1.2 中英文完整硬盘版
52 阅读
默认分类
时间
登录
搜 索
标签搜索
使命
使命召唤
召唤
黑色
武器
海军
僵尸
火蓝刀锋
现代战争
行动
游戏
角色
使命召唤12
动视
肥皂
小鱼
战争
射击
电视
电影
木棠
累计撰写
660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8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默认分类
时间
页面
关于
用户登录
登录
找到
2
篇与
二战德军
相关的结果
2024-05-11
剧情越做越烂的《使命召唤》,该参考下这部日韩合拍片 | 网易爱玩
《使命召唤》(简称COD)又回归二战了。尽管好几年前,T组的经理曾明确表示过COD系列将不会再回归二战题材,但事实证明那只是一番盲目自信的狂言。 随着《无限战争》等科幻系列的折戟沉沙与隔壁《战地1》的风光无限,动视最终还是忍不住将二战题材这一发家致富的底牌抽了出来。 “回归二战”这一选择,对不同玩家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就喜爱单人战役的笔者而言,回到二战这一场过程与结局早已熟悉的战争,意味着动视很难用国家阴谋、故事悬念、神秘势力等拿手好戏来打造单人剧情了,更不会有翻云覆雨的大反派与百战成钢的主角组。 熟悉的战场,熟悉的题材,但若处理不好更会令人失去新意 与之相对的,能否更深入地挖掘二战的战争细节,表现炮火中的人性与救赎,同时靠新技术还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真实、壮阔的二战战场,就成了本次单人战役的课题。 然而就结果而言,《使命召唤:二战》并没有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本次单人剧情的主角丹尼尔是一名普通的美军二等兵,剧情从法国诺曼底抢滩行动开始,之后则要跟随队友一起加入历史种种著名的大小战役。 过完战役后,我感到一阵无力的烦闷:单人剧情也能算是中规中矩,问题就在于过于平庸以及后期急转直下导致的发力不足。 这一切都让《使命召唤:二战》显得像一枚哑弹,无法在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系列历史第二低的8分也正印证了这一结果。 最新技术搭建起来的二战战场真的很酷,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要知道时至今日我还能记得《现代战争3》中肥皂的牺牲让我郁闷了许久,但到了明天,我或许就会忘记《使命召唤:二战》中塔纳的身亡。 《现代战争2》中击杀谢菲尔德的关卡令我长舒一口恶气,但《二战》中的反派却连名字都难以让我铭记,更遑论心生厌恶。 既然《使命召唤:二战》没能做出我心目中的二战战役,那我只好放下手柄,展开自己的想象:到底该如何做好《二战》的单人战役? 我的脑中闪过很多影视名作,但他们并不适合当今的游戏,因为这些电影都很难做到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在兼顾大场面战争的同时,让玩家体验到动人至深的剧情与细节饱满的战场。 思来想去,竟是一部名不见经传的日韩合拍电影,最符合我心中一场优秀的二战单人战役该有的摸样。 《登陆之日》 从朝鲜半岛到诺曼底:最面面俱到的“二战”体验 在笔者补完《登陆之日》的那天下午,COD官方刚好发布了一则消息:“本次单人战役玩家仅仅能操控盟军角色。” 这并不意外,在这个社会,政治正确的观念早已深入动视这个游戏大厂的心。其实不仅是为了“立场正确”而不能从反派的视角去经历这场战争,就连盟军内部黑人的比例与遭遇也要为了“种族平等”而做出调整。 如果放在以往,我会认为这种“讨好所有人的举动”无伤大雅,然而如今我不仅自问:这样的方式真的好吗?这种质疑便是《登陆之日》带给我的冲击。 《登陆之日》从诞生之初便带着一副叛逆者的姿态,打破了一众战争电影的传统剧情 电影中的故事最初发生在被迫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后沦为了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人物则采用了双主角叙事。 其中小田切让饰演的长谷川辰雄(后文简称辰雄)是日本将军之孙,而张东健饰演的金俊植则是一名朝鲜人。 虽然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田径长跑,但辰雄常常仗势欺人,还将武士、荣耀挂在口边,是典型的日本“军二代”。而金俊植则饱受辰雄与其他日本侵略者的欺凌。 1939年5月,距二战爆发尚有四个月。由于对欧美传统列强的忌惮,日军不敢轻易南下入侵东南亚,于是主张“北上”攻打苏联的呼声迅速占据了上风。 很快,日本集结了4个师进攻苏联扶植下的蒙古政权,在满蒙边境打响了一场诺门坎战役(杂鱼丸:以前曾看到一本专写此战役的书,封面上的“黄沙掩埋太阳旗”七字让我印象深刻)。 在这样的背景下,辰雄作为“军二代”被命为军官前去参战,而金俊植则作为“低贱的朝鲜人”被强制征召入伍,编入辰雄的队伍。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参军后的第一战面对的并非苏联人,而是来自中国的游击队员——席拉,她的家人在中国战场上惨遭日军杀害,这之后她便为了报仇与日军转战千里。 该角色由范冰冰友情出演,虽争议不断,但也贡献了一段可圈可点的演技 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友,金俊植最终还是俘虏了席拉;但同为日本侵略战争的受害者,金俊植在俘获席拉后内心不断被罪恶感诘责着:正义究竟是什么?自己与祖国又将何去何去? 然而战争并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席拉在一场冲突中身亡,同时苏联方面以压倒性的力量反攻而来,全军覆没再所难免。 故事的另一名主角——辰雄完全无法接受撤退与失败,从小接受着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他已完全被所谓“荣耀”洗脑,他歇斯底里地喊着“冲锋”“万岁”,让自己手下的生命像韭菜一样被苏联坦克的炮火割下。 从眼神到姿态,辰雄已在军国主义的洗礼下化身为不折不扣的恶鬼 侥幸存活的主角众人都成为苏军俘虏,被押送至远东的战俘营。而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日方能与苏联达成停火协议并互换俘虏。9月16日,噩耗传来,日本方面同意停火,并放弃了向苏方索要俘虏。 至此,他们彻底沦为弃子。在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获取地位的唯一方式就是讨好苏军,同样沦为俘虏的众人再也没有所谓的上下级之分,曾经欺凌下属的军官辰雄遭到了众人惨烈的报复。 而本有机会在一场冲突中杀死辰雄的金俊植,却因不愿落井下石而选择放过了他,两人第一次结下情义。 在战俘营的经历与地位的剧变,让辰雄的军国主义信仰产生了一丝裂痕 1941年,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大举入侵苏联,伤亡惨重的苏联开始从远东调动兵源,而这当中就包括了战俘营中的主角。 曾经的日军军官和为了养家糊口而入伍的朝鲜人,在这一刻都只好为了在苏联人的枪口下活着而披上军大衣,投入到抗击德国纳粹的战争中去。 在他们眼中,将自己打得落花流水的苏军就是世上最恐怖的军队,然而没想到,与纳粹交战的场景更是触目惊心。强大的苏军面对纳粹竟是如此不堪一击,装备的落后,通讯的混乱无一不笼罩着战败的阴影。 看着调度他们的苏联军官喊着“冲锋”、“进攻”时的模样,辰雄回忆起自己作为日本军官时的日子。至此,他终于明白了所谓的军国主义,其真实面目是扭曲与残酷的人性。 就在他发呆之时,一枚炮弹在身边炸开,再度醒来后他已被大部队抛下,身边没了战友的身影,只剩下金俊植一人。 为了生存,两人同甘共苦翻山越岭,来到德军占领地。他们脱下苏联军服,找出曾经的日军徽章,以日军的身份寻求德军收容,德军收容了二人并将他们编入西线军队,驻守诺曼底。 彼时的诺曼底海滩尚不属于最前线,两人在那度过了短暂的平静岁月。然而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 继日军,苏军后,二人的身份又一次戏剧性地更迭,成为了德军的一员 这一次,早已看透战争本质的二人再也无法将子弹射向登陆的盟军士兵,而是选择了逃跑。在一段惊心动魄的逃亡中,两人回忆起了他们曾经的共同爱好——长跑。 于是,诺曼底的沙滩变成了一段漫长的田径场,他们在炮火与流弹中拿出全身的力气奔跑着,就如同运动场上竞速的逐梦者。最终,金俊植在一发炮弹中跑向了自己生命的终点。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 战争结束多年后,体育事业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而活下来的辰雄终于如愿以偿站上了比赛的田径场,他胸前的名牌却豁然写着:金俊植。 或许会有人质疑这样的故事也太奇幻了,其实故事中的角色大多有着历史原型,并且本人的故事更加波澜壮阔。 比如电影里中国的女战士席拉,在她身上便可以看出刘桂贞、安瑞芝等中国游击队女兵的身影。同剧情一样,她们投身抗日战争,并不幸被日军俘虏惨遭非人待遇,最终壮烈牺牲。 至于主角二人的考据,历史上更是有这一段传奇的经历: 朝鲜人Yang,1920年3月3日出生于朝鲜新义州,18岁那年被日本陆军征召入伍,1938年加入日本关东军,在1939年诺门坎边境冲突中沦为苏军俘虏。后来日苏双方停火协议签署后,被送去战俘营进行劳改。 随着苏德战争白热化,他又被编入苏联红军,1943年夏在乌克兰与德军的战斗中被俘,后又进入德军服役。1944年6月6日,盟军诺曼底登陆时,Yang在“犹他”海滩被美军俘虏。 然而可据参考的原型还不止一个,根据美国历史学家斯蒂芬·安布罗斯的著作《D日》描述,最先在诺曼底登陆中被盟军俘虏的是2名朝鲜籍德军士兵。不久后在诺曼底战场上被俘的朝鲜籍士兵达到了20多人,美军对他们进行了专门审讯。 原来,这些朝鲜人最先被日军招募,在1939年爆发的日苏诺门罕战役中又被苏军俘虏。当年日苏双方停火后,大多数的日本战俘都被遣返,但苏军扣留了朝鲜人,因为苏军认为他们并不属于“战俘”。 后来这些朝鲜人加入了苏联红军,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他们随大部队开赴前线。但随着苏军在战争初期的溃败,他们又和其他众多的苏联红军官兵一道被德军俘虏。 因为忍受不了德军战俘营里异常恶劣的环境,他们又被迫参加了德军,1943年作为“东方营”的士兵被派往诺曼底驻防,直至被盟军俘虏。 由此可见,二战的角落里,可被挖掘的新故事太多了,为何要对他们视而不见呢? 现在,让我们回到《使命召唤》 故事到这就讲完了,诚然这部电影算不上经典名作,也有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种值得参考的战争叙事模式,也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与《COD14》的种种缺陷进行对比与探讨。 为何这次《COD14》的单人战役总是逃不出一种令人局促的狭隘感?我想作为一类早已被做烂做透的“二战题材”,动视不仅没能对玩法架构进行创新,反而选择了一种最为稳妥的设计,便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一部名不见经传的《登陆之日》尚能将中国、苏联、欧美等诸多势力紧密地串联在一起,而曾靠剧情一统天下的《使命召唤》,却选择了最传统的西欧战场、最传统的知名战役、最传统的盟军士兵打纳粹和最传统的政治正确。 一切都小心翼翼地不触怒所有玩家,却在成为所有人公约数的过程中死死地锁住了自己的上限。 无独有偶的是,最近火遍全球的“世纪三部曲”就采用了多主角的设定 人们跟随《登陆之日》的主角见识了鲜为人知的日苏战争,又结识到中国游击队,随着剧情发展,更是参与到苏德东线战役和著名的诺曼底。从冷门的角落到经典的大战,从落后到先进,让人饱览了二战不同真实的面目。 曾经的《COD5》尚能将目光转至太平洋,然而为何如今《COD》却日复一日地将自己局限在了西欧战场?世界大战虽是一场战争,但对于不同战线的人们来说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除了欧洲战场外,中国大地上,人们靠着落后的装备殊死拼搏;东南亚的森林里,数不清的游击反抗军活动着;太平洋上,巨舰航母更是一番壮丽的景象。这些不都是玩家鲜有接触到的蓝海吗? 更遑论所谓的“政治正确”,《登陆之日》况且能靠着主角立场的不同变更,让人们见识到不同情景下的人性善恶,《COD14》的单人战役却要确保自己射出的每一发子弹都是“正义的”。 事实上,比起站在道德制高点远远地注视着邪恶,正视邪恶更能战胜他。关于这一点最好的老师便是COD自己——当年《使命召唤6》中经久不衰的“机场关卡”。 敢问如果以如今的COD,还做得出当年震撼至极的机场关卡吗? 从剧情上来说,本次《COD14》的重点放在了“兄弟情”这一线索上,这刚好与《登陆之日》不谋而合。然而电影中的角色充满了层次丰富的矛盾,两人一开始有相似的梦想:成为田径运动员,却有着完全对立的身份:殖民者与被殖民者。 这样的对立在故事的发酵下最终被热爱长跑这个共同点串联起来,一路心境的变化和反思则显得格外动人。相比之下,同样是讲兄弟情,《COD14》的人设却显得极其平庸。 比如总是桀骜不羁的皮尔逊与老好人塔纳,前者的叛逆无时无刻都显示着他即将在接下来的剧情中被洗白,并顺便揭露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而正当我期待后者的表现能有所突破时,编剧却用了“强行牺牲”这一最唐突的方式终结了他的故事。就连德军的反派梅斯也同样“活在过场动画”里。 这样俗套的剧情我都记不清在各种电影、游戏里看过多少遍了 说了那么多,可能会有人质疑“难道就不需要照顾市场吗?”或许对于COD玩家群体的市场需求是什么,我确实无法下定论。 但要知道直到《战地1》推出前,一战题材一直被动视视作没有市场而判了死刑,而他们满怀信心地推出未来战争题材,却被玩家告知“我们根本不想玩这个”。 我想归根到底,《使命召唤》的使命就应该是创造市场需求,而非顺应市场需求。 到此,我脑中的风暴渐渐平息下来。其实笔者今天并非要对COD这个系列的单人战役指手画脚,而是以一名玩家的身份展开一场“狂想”。诸多读者也大可展开想象,勾勒出自己心中的COD二战单人战役。 毕竟,在所有FPS厂家都视剧情为鸡肋的旧时代,COD就能靠《现代战争》等颠覆之作刷新大家的三观。但当大家都开始认真打造剧情的如今,COD却沦为一个说庸俗故事的老家伙,这也太奇怪了。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点击关键词 获取精选内容 | |||||||||||
2024年05月11日
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5-05
使命召唤新作中传奇归来,一起回顾下系列最经典的二战老普莱斯
普莱斯作为系列新作首发海报人物 近期公布的2019年使命召唤系列最新作品中,最让玩家感到振奋的,莫过于传奇人物Price(普莱斯)的回归,虽然现在还没有公布新的故事剧情,但是普莱斯这个经典角色的回归,让玩家唤起了使命召唤系列最初的经典回忆。早在2003年系列首部作品中,普莱斯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后续在现代战争三部曲中同Soap、Ghost、Yuri等人构成了系列最经典的故事情节,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下使命召唤系列中两位普莱斯陪同玩家的征战历程 《遥远的桥》片段,左二就是老普莱斯原型,和游戏中很像,旁边的则是影星肖恩康纳利,第一代007扮演者 首先是使命召唤1和2这两部二战题材游戏,这里我们称“老普莱斯”,现代战争系列中的是“小普莱斯”,老普莱斯的原型,是1977年著名二战电影《遥远的桥》中的英军上尉Cleminson,由英国演员Michael Graham Cox扮演 使命召唤2中的普莱斯 使命召唤1代和2代,其战役任务都分成了美军、英军、苏军三大部分,其中英军任务中普莱斯都有大量戏份,1代中普莱斯的身份是SAS指挥官,专门执行各种机密任务;2代中普莱斯隶属于著名的第7装甲师,从身份设定来看,两部游戏中的普莱斯是否同一人有些争议,而且2代在情节上并不是1代的续作,普莱斯之外的其他角色也不尽相同。但是两部游戏中普莱斯形象和配音一致,且任务时间线不冲突,整体感觉还是同一人,估计最初动视也没有考虑系列的长远发展,瑕不掩瑜,下面我们就通过两部游戏的任务时间线来完整回顾下老普莱斯光辉的历史 第一部分 鏖战北非(使命召唤2) 玩家和普莱斯火速增援防守 1942年10月29日,在北非战场,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激战正酣,普莱斯以英军第7装甲师上尉军官的身份,正式在游戏历史中开始了陪伴玩家的旅程,在COD2的游戏任务“The Diversionary Raid”中,普莱斯奉命摧毁德军的一个补给站并获取敌军情报,玩家扮演的John Davis中士和战友MacGregor二等兵,在普莱斯的指引下顺利完成任务。随后在任务“Holding the Line”中,普莱斯一行被火速派往位于阿拉曼南部48公里的一个小镇,德军正在猛烈进攻那里,玩家先后操作部署在那里的88战防炮和MG42机枪,最后登上顶楼,用无线电招呼远程炮兵消灭敌人的坦克部队,顺利守住了小镇 玩家在普莱斯带领下清理战壕 1942年11月3日,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胜利在望已进入收尾阶段,游戏任务“Operation Supercharge”中,普莱斯带领着玩家,在十字军坦克的掩护下,穿越德军精心布置的战壕,摧毁了多门88防空炮,让英军坦克顺利通过防线,普莱斯等人在占领了德军通信站之后,将胜利的消息传给了总部 玩家和普莱斯庆祝胜利,喝着德国人的红酒 1942年11月6日,英国第7装甲师奉命向西继续进攻El Daba,那里是德军一个重要的物资港口和仓库,游戏任务“The End of the Beginning”中,玩家乘坐的卡车刚一进去就遭到了伏击,好在迅速组织起反击,在一系列艰苦的城镇巷战之后,成功消灭了德军,而普莱斯也发现了德军物资中的大量美酒。 普莱斯身先士卒,成功干掉德军驾驶员 1943年3月10日,普莱斯和部下们驻扎在突尼斯的Tourane镇,等待第7装甲师主力到来,但是很快就遭到了德军的大举反攻,游戏任务中“Outnumbered and Outgunned”中,普莱斯和玩家被围困在一个小小的建筑物中,虽然依靠MG42机枪消灭了不少敌军,但是寡不敌众决定撤退,成功避开德军保卫后,玩家等人抢夺了一辆轮式装甲车,战友负责开车,而玩家操作20毫米机炮消灭了沿途众多敌军,随后车辆不幸踏上地雷,一行人下车,穿过几个街道并消灭众多敌军后,任务完成 玩家操作高炮击落斯图卡 1943年3月30日,第7装甲师奉命攻占突尼斯重镇Matmata,游戏任务“Assault on Matmata”中,普莱斯和玩家一上来就遭到德军伏击,艰难逃离后带领众人在城镇内与大量德军作战,最后来到一处防空炮阵地,玩家操作高炮消灭数架轰炸机后,任务结束,普莱斯在北非战场的征程圆满结束 第二部分 枯木行动(使命召唤1) 玩家和普莱斯一起守桥 1944年6月6日,英军决定突袭Caen Canal(卡昂运河)上重要的Pegasus Bridge(飞马桥),此时的普莱斯上尉成为了夺桥特遣队指挥官,游戏任务“Pegasus Bridge”中,普莱斯带领着众多空降兵、轻步兵和工兵,乘坐滑翔机突然降落在桥东岸,在天亮之前消灭了驻守在此的德军,并紧急构筑防御工事。几个小时后德军发起了反攻,游戏任务“Pegasus Bridge-Day”中,玩家扮演的Evans中士,在普莱斯的指挥下,用88战防炮和铁拳火箭筒消灭了多辆德军坦克,在坚守阵地数分钟后我方援军赶到,任务结束 第三部分 诺曼底战役(使命召唤2) 玩家和普莱斯遇到德军俘虏 1944年6月11日,盟军在卡昂战役中陷入僵局,英国第7装甲师奉命清除城市外围防御力量,游戏任务“Prisoners of War”中,玩家扮演John Davis中士,在普莱斯的带领下来到了卡昂东边的Beltot村,经过苦战消灭了多个德军迫击炮小组,随后遇到了美军伤兵和德军俘虏,普莱斯命令玩家在附近寻找车辆运走这些人,玩家随后找到一辆卡车,返回途中遇到了德军坦克,用火箭筒消灭坦克后返回驻地,任务结束 普莱斯带领英军清理村庄敌人 1944年6月12日,普莱斯一行来到了卡昂东边的Anctoville村,游戏任务“The Crossroads”中,玩家和普莱斯奉命清除这里的敌军,在挨个清理掉房子中的德军后,众人来到一个谷仓,在这里遭到了德军围攻,在被坦克攻击的极端不利环境下,普莱斯等人坚守住了阵地并等待到空军赶到消灭了坦克。随后一行人马不停蹄赶往St. Louet镇,游戏任务“The Tiger”中,英军刚到镇中就被虎式坦克伏击,所有坦克都被摧毁,普莱斯带领着幸存的士兵陆续攻占了镇中多个建筑物,并消灭了大量敌军,然而由于坦克全部损失无法继续进攻,第7装甲师被迫撤退到Caumout 玩家和普莱斯寻找并消灭德军迫击炮阵地 1944年6月14日,英军在撤退至Amaye sur Seulles时,遭到了德军猛烈进攻,游戏任务“The Brigade Box”中,普莱斯等人奉命清除镇中的德军迫击炮阵地,在清理掉两处迫击炮阵地后,众人来到德军指挥部,消灭敌人后占领了此处,随后德军发起大规模反攻,玩家坚守数分钟并消灭一辆坦克后,关卡结束,第7装甲师顺利完成撤退任务,普莱斯在诺曼底的征程圆满结束 第四部分 英雄不朽(使命召唤1) 玩家救出被关押的普莱斯 1944年8月7日,普莱斯在诺曼底战役后,在一次任务中因飞机被击落,德军将其俘虏并关押在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城堡内,游戏任务“Alps Chateau”中,玩家扮演美军Martin二等兵,和战友们一起攻入城堡,成功救出普莱斯 破坏水坝+逃跑,连续三关非常紧凑,经典关卡设计 1944年9月2日,普莱斯奉命摧毁德国Eder水坝附近的防空火力,并炸毁其发电机,游戏任务“The Eder Dam”中,玩家扮演的Evans中士,在普莱斯的带领下成功炸毁了防空炮和发电机。随后众人乘德军卡车撤离,游戏任务“Eder Dam Getaway”中,玩家利用火箭筒消灭了众多追击的德军人员车辆,来到一座木桥时众人停下,普莱斯在桥上安放炸药准备炸桥阻止敌人追击,玩家利用狙击步枪掩护普莱斯的行动,成功炸桥后继续开车逃亡。一番激战后众人来到机场,游戏任务“Airfield Escape”中,玩家和普莱斯先清理掉机场守军,然后操作高射炮击落数架斯图卡轰炸机,随后接应撤离的飞机赶到,任务完成 扮装成德军的普莱斯,随后为了掩护玩家光荣牺牲 1944年10月27日,普莱斯奉命潜入破坏停泊在挪威海域的德军Tirpitz(提尔皮茨)战列舰,游戏任务“Battleship Tirpitz”中,玩家在普莱斯带领下,通过假扮德军成功潜入军舰,正当玩家准备放置炸药时,不慎暴露,普莱斯为了掩护玩家英勇牺牲,接下来玩家独自炸毁了引擎和雷达系统,使这条德国最先进的战列舰变成了瘸子和瞎子,并在随后的11月12日被英国轰炸机成功击沉 贝雷帽和八字胡,老普莱斯的经典造型 至此,二战传奇英雄老普莱斯光荣地结束了战士的使命,在使命召唤1和2这两部作品中,除了操作坦克的关卡,几乎所有的英军任务,都是在普莱斯带领下由玩家完成,他在游戏中不仅给玩家提供了情报和战术指导,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鼓舞,在这位老兵带领下,玩家从一个毫无经验的新兵成长为久经沙场的战士,可以说是整个游戏中塑造出最优秀的NPC,很多人都不记得1代和2代主角的名字,但普莱斯却难以让人忘记,彷佛他才是游戏真正的主角 老普莱斯声优Michael Gough,暗黑破坏神系列中鉴定物品的迪卡凯恩也是他的声音 从普莱斯参与的二战任务来看,几乎涵盖了二战英军所有经典战役,类型丰富包括了野外战斗、特种任务、城镇巷战等,无论1代和2代,游戏任务均在真实历史事件上进行了合理改编,让玩家在进行游戏的同时体验当年那段艰难的历史。相对而言,1代的普莱斯任务更为精彩,主要以突袭、破坏等内容为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让玩家体验紧张的战斗;2代中普莱斯任务则变成了野外和城市内战斗为主,虽然内容同样精彩,但是和游戏中苏军和美军关卡体验重复,玩起来略显枯燥 现代战争2彩蛋,Black Jack成就图标是老普莱斯 老普莱斯的形象,给使命召唤整个系列加入了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在后续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中,几乎每作都有类似的老兵NPC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黑色行动中的雷日诺夫、幽灵中的Elias,但是另一位最著名的NPC,恐怕就是现代战争系列中的小普莱斯了,他的经历更为传奇,所处年代也更接近现实,将在随后的文章后进行回顾
2024年05月05日
4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